查看: 191| 回复: 11

91、三摩地以何为体性?以何为业?如何修三摩地?

[复制链接]
查看191 | 回复11 | 2023-7-3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Lisa | 2023-7-4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观事心一境性
与智所依为业
确定一个所观事,专注在所观事上,心不乱跑,如所观事为释迦摩尼佛,专注于观佛的32相,80种好等,不去观文殊菩萨。
慧悦 | 2023-7-4 0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
与智所依为业。由心定故,如实了知。
如何修三摩地?每个人都有三摩地,只不过比较弱,所以先要闻思佛法,学习五蕴四谛等,然后在观每一个境时,都能让心专注生定,心力慢慢加强,专注的时间慢慢加长,定后生慧。
修正 | 2023-7-4 0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谓于所观事(所缘境),心一境性。
2、与智所依为业。
3、三摩地亦名等持,修定先要听闻正法,与所修法相应,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无常、苦空、无我等法义要如实了知,于观修时与所缘境要专一,渐渐修出三摩地心所,渐入心境合一才能产生慧。
慧根 | 2023-7-4 0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摩地以所观的所想的所缘的事情,心专注在这一个点上,为体性;
三摩地以智慧所依为业;
修三摩地:数息观、安般念、观皈依境,平时串习专注一个事情的时间从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等慢慢增加。
华玉 | 2023-7-4 0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所观事心一境性
与智所依为业
多多闻思善法,反复串习,铭记于心,心缘一境时不忘失教授,同时对治沉掉散乱等,精进的修,令心专注一境
慧帆 | 2023-7-4 0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所观事(所缘境),心和境合和为一。
与智所依为业。
如何修定:亲近善知识,听闻有关教授,对于所修的法(如四谛等)铭记于心,心一境性,专注不移,对昏沉掉举散乱等如理对治。
宗乡 | 2023-7-4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修三摩地?于所宜处,坚持每天打坐;阅读有关止观的经典,做到不忘失教授;知所缘如柱、正念如绳,正知如钩修定三要素;知对治散乱和昏沉之法,并能渐渐增加警觉力,散乱昏沉将起时即知,马上实行对治。如此修下去,心一静性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住分明分乃至乐分都会生起。
心愿 | 2023-7-5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於所觀事,心一境性为体;
以何为业:与智所依為業;
如何修三摩地:于寂静处,止息散乱,令心平等,由心定故,如实了知,五蘊等及無常、苦、空、無我等;
宗玲 | 2023-7-5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摩地——于所观事心一境性。不散为性。
   于智所依为业,由心定故如实了知。
   修三摩地——感恩师父带着我们从九节风,数息观,安般念这样调心后再观皈依境修皈依,完后收皈依境,再观资粮田,以普贤七支和曼茶来供养,再收资粮田,祈请宗大师为我们讲法,祈请四身佛,按着乐道修法里边的内容一点一点背下来,以自己的肉心处慢慢背慢慢观,然后产生觉受,使身心轻安,当然还需按次第来观,如观依止善知识一科,就观这一科的内容,不能东拣一点西拣一点乱跑。这科观好后再观下一科内容,这样去修,完后佛和宗大师合二为一收攝安置在自己心里,慢慢摇摆身体出定,每天坚持这样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