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谓观察修?
缘诸法义,正观察,就是观修。
即:大量听闻、解义,数数如理思维、分别、观察、抉择。
目的是:调柔心、转变心、生起慧、通达法义,从资粮道闻慧、生起加行道思慧、然后生起见道位修慧(现量通达),对佛法产生决定信。
比喻就是:数数火烧、数数水洗,直至如欲修习。
2、何谓止住修?
缘诸法名,心一境性,就是止修。
即:把仪轨等默念过去,专注于上,不用太多观察,不掉不散不沉。
目的是控制心,安住善所缘,直至得定(身心轻安)。
比喻:就是把泥巴用定火烤成陶器,之后才能盛水、就能起作用。
3、观察修与止住修如何结合?
以佛教来讲,多分需要观修,少分为止修。对初学者,这个次第尤为重要。
(1)先用观察修数数串习三士道(或者说三主要道),解义、通达、直至生起一点真实的觉受。
(2)通达法义之后、有一点真实觉受了,就用止住修串习、巩固观修的内容,达到心境相合。
(3)以《心经》举例:
止修:背下来,慢慢默念,一个字一个地念过去,不思惟法义。
观修:一边慢慢念,一边思惟心经的法义:怎么照见五蕴皆空的?色蕴有没有自性?受蕴有没有自性?五蕴里面有没有人我?有会怎么样?没有又会怎么样?有没有法我?
切换:观得有点散乱了,就用止。止得有点沉没了,就用观。止观互相帮助。数数如此串习,直至双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