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没有痛的感觉为什么是苦?
答:思惟老苦中有五种:(一)、盛色衰退,谓腰若弓曲,头如花白,额类砧板,皱纹满面等,盛色衰退,不可爱乐。 (二)、气力衰退,谓坐如重负断绳,立同拔举树根,言词艰钝,行步迟缓等。 (三)、诸根衰退者,谓眼等于色等境,不能明了而见。以多忘念故,念等之力渐减也。(四)、受用境界衰退,谓于饮食等不易消化,于余欲尘,亦无能受用也。(五)、寿量衰退,谓寿尽泰半,渐近于死。于是等苦,当数数思之。仅拿瓦云: “死苦虽烈,为时尚短,此老苦则尤烈也” 。迦马瓦云:“老渐渐来,稍容易受。若同时而来,殊无法可忍矣。”
2.在没有痛苦的时候有没有病苦?
答:有病苦。所有病苦都来源于自己的烦恼,只要有生就苦。病苦亦分五种:(一)身性变坏。谓身肉消瘦,皮肤干枯等。(二)忧苦增长。谓地等诸界错乱不调,身受逼迫,心遂忧恼,昼夜长时住在苦中。(三)于可意境,不能受用。以病损故,诸威仪中,亦不能随欲。(四)不可意境,须强忍受。如诸非悦饮食、药物、火炙、刀割,诸粗猛 事,皆须习近。(五)速离命根。眼见医药无效,病不可治,生极痛苦。如是五种,应细思维。
3.死苦为什么会与财物受用等等结合思维?
答:死苦亦分五种:(一)舍离财宝。(二)舍离亲眷。(三) 舍离朋翼。(四)舍离身躯。(五)受猛忧苦。所谓忧苦者,即指临死之前虽然贪恋财宝受用、贪恋亲眷、贪恋鹏翼、贪恋身驱等,但还是不由自主将要舍离,忧苦遂生。乃至临死,风脉将落,身如刀割。平生未作之善,已作之恶,悉现意地,生多惭愧恐怖。如是五苦,应于成厌患之时,多多思维,令心相应,不可贪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