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温州苍南隐西寺官方网站!
注册
登录
注册
登录
首页
新闻
课件
隐西寺
论坛
功德
学习导引
首页
新闻
课件
隐西寺
论坛
功德
学习导引
隐西寺
»
论坛
›
唯识
›
唯识二十论述记
›
1、课
菜单
1
2
3
/ 3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师父
1、课
[复制链接]
邓艳华
|
2024-12-24 0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不是佛法用什么方法简别?
答:简别是不是佛,有说三法印的,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说四法印的,再加上有漏皆苦。这四句话,只有佛法如此说。合乎这四个条件的言教,就是佛法。
2、有部的二谛与经部的二谛有何不同?
答:有部说二谛:
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便是世俗谛。例:如一张桌子,斫成几块,不会还是桌子,不会再起桌子观念。
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谛。例:青色,无论分析的如何微细,青相不会失掉,不会另起别色的觉念。
经部说二谛:
世俗谛,指无自性要待名言安利的法。是无为法,唯可以遮诠显示。
胜义谛,指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是有为法,可以表诠及契证。
3、极微有方分有什么过失?没方分有什么过失?
答:若有方分,和粗色一样,可以分析,还非实有。可见外境不是实有。
若无方分,极薇与极薇相合也还是极薇,永不会成为粗色,若两个极薇不想接触,也应该说这个在那个的东边,那个在这个的西边,说是细色也说不通,所以外境定非实有。
回复
举报
慧帆
|
2024-12-24 0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不是佛法用什么方法简别?
第一:用三法印或四法印简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慈悲行善因果外道也有,不是简别佛教的方法。
第二:阿地峡尊者的教授有无三皈依体简别法,没有皈依体,读通三藏十二部也只是研究学位,与解脱无关,不是佛弟子。
两者关键都是能对之烦恼
2、有部的二谛与经部的二谛有何不同?
有部二谛:一个法分析后失去原有的相,是世俗谛。例:把汽车房子拆了,把杯子打碎桌子分割
一个法分析后还是原来的法的观念,是胜义谛。例如红色分到最细,还是红色
经部二谛:无自性的,需要分别心名言安立的法,是世俗谛,世俗谛是无为法。例如无为、虚空
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是胜义谛。
经部胜义谛是有为法,可以表全和契证,世俗谛无为法只能遮诠。经部二谛和有部相 反,和大乘的也相反
3、极微有方分有什么过失?没方分有什么过失?
有方分的过失:如果有方分,就和粗色一样,可以再分析,故不是实有。
没方分的过失:1)极微没有方分,不可能和合成为粗色
2)两个极微和合,如果完全全体相接,则成一个极微大,无量极微相接也 只 有一个大,永远不成粗色。
3)两个极微和合,如果一方相接,则有不相接处,那么是有方分,不是实有
4)两个极微不相合,永远不能成为粗色或成为有方分
回复
举报
无忧
|
2024-12-24 0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不是佛法用什么方法简别?
用三法印/四法印鉴别:
诸行无常:有为法皆无常
诸法无我:人无我,法无我
涅槃寂静:超越忧恼,超越生死轮回
有漏皆苦:三苦六苦八苦
以上还要加上皈依
2、有部的二谛与经部的二谛有何不同?
二谛指世俗谛和胜义谛,有部与经部的解释完全相反
有部是以心为标准,仔细观察下去心会不会放弃这个观念,会放弃的是世俗谛,一般是无常事物;不会放弃的是胜义谛,一般是指常法,或某一概念,义共相这一类。
经部是以所对的境为准,胜义谛是不观待名言依然有自性的法,一般都是有为法,有自性的有作用的,世俗谛是没有自性需要名言安立的法,常法,义共相等。
3、极微有方分有什么过失?没方分有什么过失?
有方分:可以继续被拆分,被拆了极微就不是最小的,也不是实有的了
没方分:没有方向,也没有前后左右,就无法与其他物质相触,没有质碍了无论多少个都只能重叠,只能是一个,组成不了物质或粗色
回复
举报
觉平
|
2024-12-24 0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有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2.有部说二谛,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便是世俗谛。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谛。
经部的胜义谛,是指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世俗谛,指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胜义谛是有为,可以表诠及契证;世俗谛是无为,为可以遮诠显示。
回复
举报
觉平
|
2024-12-24 0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3.若有方分,和粗色一样,可以分析,还非实有。若没有方分,绝不能和合起来,成为粗色。试问两个极微,和合的时候,是两个极微只有一方相接,还是两个极微的全体都相合呢?
回复
举报
心愿
|
2024-12-24 0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不是佛法用什么方法简别?
答:三法印或四法印
2、有部的二谛与经部的二谛有何不同?
答:有部: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便是世俗谛;
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
经部:胜义谛:指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
世俗谛:指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
3、有方分,有什么过失?无方分有什么过失?
答:极微若有方分,和粗色一样可以分析,还非实有。(还不是有实有)。
极微没有方分,决不能和合起来,成为粗色。
回复
举报
慧如
|
2024-12-24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不是佛法用什么方法简别?
答:要用三法印或四法印简别,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加有漏皆苦。
2、有部的二谛与经部的二谛有何不同?
答:有部二谛: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便是世俗谛,如桌斫之不起桌觉念;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如青,如何慧析青相不失不起别色觉念。
经部二谛:与有部相反,胜义谛,指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是有为,可以表诠及契证;世俗谛,指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是无为,唯可以遮诠显示。
3、极微有方分有什么过失?没方分有什么过失?
答:极微若有方分,就和粗色一样可以分析,非实有。
极微若无方分,就不能和合起来成为粗色。
回复
举报
慧觉
|
2024-12-24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不是佛法用什么方法简别?
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法印:再加上有漏皆苦
2、有部的二谛与经部的二谛有何不同?
有部的
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便是世俗谛;如一张桌子,斫成几块,不会还是“桌子”,不会再起桌子“观念”,一类的法便是
世俗谛
。
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例如青色,无论分析的如何微细,青相不会失掉,不会另起别色的觉念,达便是
胜义谛
。
经部的
胜义谛
,指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没有起名字之前,这个法就有自性、自相);
世俗谛
,指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分别心安立的)。
胜义谛是有为(有作用),可以表诠及契证;
世俗谛是无为,唯可以遮诠显示。
3、极微有方分有什么过失?没方分有什么过失?
极微若有方分,和粗色一样,可以分析,还非实有;
极微没有方分,决不能和合起来,成为粗色。
回复
举报
日光
|
2024-12-25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组明贤
1.凡是佛法必合于三法印,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说四法印的再加上有漏皆苦,这四句话只有佛法如此说,凡是外道决不如此说。
2.有部: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便是世俗谛,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去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谛。
经部:胜义谛指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世俗谛旡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胜义谛是有为可以表诠及契证,世俗谛是无为,唯可以遮诠显示。
3.极微有方的话,那还可以再分,不能叫极微,极微没方分的话,接近空如果极微没有那么你集多少的没有变成一粒极微,集没有的东西怎么能变成极微呢。
六组日光
1.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再加有漏皆苦,以此为标准,合乎这些条件的言教就是佛法,凡外道决不此说。
2.有部的世俗谛是说: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如车拆开就没有车。胜义谛是指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如青色。
经部的世俗谛指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是无为,唯可以遮诠显示,胜义谛指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是有为,可以表诠及契证。
3.若是极微有方分,和粗色一样,可以分析,就不实有。极微没有方分,决不能和合起来,成为粗色。
回复
举报
妙悟
|
2024-12-25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2组 明贤师兄
1、是不是佛法用什么方法简别?
答:凡是佛法必合于三法印。
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说四法印的,再加上有漏皆苦。这四句话只有佛法如此说,凡是外道决不如此说。
2、有部的二谛与经部的二谛有何不同?
答:有部: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便是世俗谛。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去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谛。
经部:胜义谛,指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世俗谛,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胜义谛是有为,可以表诠及契证。世俗谛是无为,唯可以遮诠显示。
3、极微有方分有什么过失?没方分有什么过失?
答:极微有方分的话,那就和粗色一样,可以分析,还非实有。
极微没有方分的话,决不能和合起来成为粗色。
回复
举报
1
2
3
/ 3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略论
百法
因明学入门
八识规矩颂
广论一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