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师父

5、课

[复制链接]
华玉 | 2025-1-11 0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5组华证
第5课论坛问答题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1)唯识宗认为,了就是显了,决定,如文而取,不犯过失之言教。而不了义即是不显了,未决定之意,如文取义便有过失之言教,还需要引申解释。
(2)唯识认为《心经》之“无色”,没有直接说识外无境,却在说没有色,就是不了义。又如摄大乘论四意四密中说,佛说有情杀父母才得解脱,这句话便是不了义教。如文取义,便有过失。实际指的是杀无明之父,爱取之母。
(3)以此为依据,唯识以时间来判教,来决定了不了义。佛三转法轮是了义,《解深密经》是了义法,直接显示如言而取,没有过失,不需理路辩论。而一时二时的言教未显了说,义尚未竟,是不了义。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中观宗认为,正显示世俗谛为主之经教谓不了义经。正显示胜义谛为主之经教谓了义经故,《心经》是了义经,跟几转法论无关。
中观又分成两派:
(1) 中观应成派主张,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
(2) 中观自续派说,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1)中观自续派认为又诸根现量,既可名之为量,这个量应是没有错误的;安立诸根识为量,就须要他对于境的体性上没有一点错误才可,能缘的识既无错误,则所缘境的自性当然是有了以上是中观自续派观。
(2)中观应成派观点认为,境上虽没有一点自性,但由有情无始以来的无明和妄执的熏习,也可以见为有自性,也可以成立条然不乱的宇宙万法,只要有众缘凑和便能有各种的境界显现,实不须妄执诸法各有自性,然后才能安立万法也。
妙芳 | 2025-1-11 0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唯识说的了义是直接显示如言而取。如空性等。佛说第三识教是了义,就是了义,不在理路上辩论。也可以说如文取义而不犯过失的言教就是了义教。
不了义是不直接显示如言而取。也可以说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的言教。须求其别解,才可信受的。如佛说杀父杀母可解脱,理解成杀我们的生身父母可解脱就错了。是杀无明之父,烦恼之母。我们因无明和烦恼不得解脱,故说杀父母才得解脱。
2,中观认为讲胜义谛是了义,讲世俗谛是不了义。
中观的了义不了义分两派:
一派认为: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除此以外皆不了义教。
一派认为:凡说诸元自性,还要名言上简别不犯过失的是了义教。
3,清辨论师等,认为宇宙万有的诸法,若以胜义的正智观察,虽没有一丝自性,但以根现量等世俗量观察,有一点自性才好安立。如果世俗一点儿自性没有,诸法就杂乱混淆,杂乱无章。。又诸现量,既可名之为量,就应该是没有错误的。其于境之错不错误,也不是单就境的相上说,是于观察此心所见的彼境之相和他的体性,有无错误,故安立诸根识为量,就须要他对于境的体性上没有一点错该才可,能缘的识既无错误,则所缘境的自性当然是有的。总之他们认为胜义无自性,世俗有。
月称论师的意思大不以然,境上谁没有一点儿自性,但是由于有情无始以来的无明和妄执的熏习,也可以见为有自性,也可以成立条然不乱的宇宙万法,如梦境虽无自性,以虚妄熏习力也能见有井井平然的万有法。总之,月称论师认为胜义、世俗皆无自性。
1
一觉醒来 | 2025-1-11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唯识宗说,凡可以如文取义而不犯过失的言教,就是了义教。
若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的言教,须求其别解,才可信受的,便是不了义教。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中观宗说了义不了义的标准分两派:
一派主张(中观应成派),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
有一派说(中观自续派),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中观自续派清辨论师认为:
是以世俗量所得而立的,宇宙万有的诸法,若以胜义的正智观察,虽没有一丝儿自性可得,但是以根现量等诸世俗量观察,则须得到一点自性才好安立。
清辨论师安立根现量:于境是否错误,不是单就境的现相上说,而是于观察此心所见的彼境之相和他的体性,一定要是正确的。由境的体相错误的关系,其能缘的识当然也是错误的识,那就不合乎是量的条件了。
故安立诸根识为量,就须要他对于境的体性上没有一点错误才可,能缘的识既无错误则所缘境的自性当然是有了。
中观应成派月称论师认为:境上虽没有一点自性,但由有情无始以来的无明和妄执的熏习,也可以见为有自性,也可以成立条然不乱的宇宙万法,只要有众缘凑和便能有各种的境界显现,实不须妄执诸法各有自性(批判自续派的),然后才能安立万法也。
总之,月称派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唯识认为佛的第三时说的经时了义的,第一、二时说的不了义; 以文取义不犯过失就是了义,否则是不了义。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应承派,凡说诸法自性空胜义谛的都是了义的,除此都是不了义。自续派,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语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根现量,即无错乱,对境的相和体是一致的。自续派认为能缘的识没有错乱,那么所缘的境的相和体就没有错乱,所缘的境肯定有自性的。应成派认为,境上没有一点自性,但是有情无始以来被无明妄执取熏习,没自性也执为有自性。根现量执的境没有自性。
天涯111 | 2025-1-11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五组 觉湘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答:了就是显了,决定;不了即是不显了,未决定之意。
依唯识宗说,佛一转法轮二转法轮的言教在揭示真实义理上不够全面。义尚未竟,是不了义;
第三时教才是了义,通过阐述万法唯识的观念,直接揭示了一切法的本质是心识的变现,这种表述是直接而完整的。。了义和不了义,依何为标准而判断呢?
唯识宗说,凡可以如文取义而不犯过失的言教,就是了义教。例如:佛说四法印中“诸行无常”,用不着其他解释,直接信解“诸行是无常”。
若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的言教,须求其别解,才可信受的,便是不了义教。例如:摄大乘论四意趣四秘密中说,佛教有情杀父母才得解脱,这句话便是不了义教。这句话应该解释“佛说杀父母”,是杀无明之父,爱取之母。无明爱取,能生有情于三界中,故说为父母。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答:中观宗内部两派:自续派和应成派在了义不了义标准上有分歧。
应成派主张,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
自续派说,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答:中观自续派的清辨论师主张安立诸根识为量,就须要他对于境的体性上没有一点错误才可以,能缘的识既无错误则所缘境的自性当然是有了。
中观应成派月称论师主张凡是凡夫之心识,一定皆被无明染污,于境界之无性真理,皆起错误妄见为有自性,故立诸根识为量者,非就能不能缘境界自性而言,是就所见境相而言,若就境体则没有不错误之凡夫心识也。中观应成派认为境上有自性。
吴莹 | 2025-1-11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答:唯识宗说,凡可以如文取义而不犯过失的言教,就是了义教。如佛说诸行无常,用不着别下解释,直截信解诸行是无常。
若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的言教,须求其别解,才可信受的,便是不了义教。如摄大乘论四意趣四秘密中说,佛教有情杀父母才得解脱,这句话便是不了义教。如果父母可以杀害,何以说是无间业呢?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然则如何信解呢?佛说杀父母,是杀无明之父,爱取之母。无明爱取,能生有情于三界中,故说为父母。有情因无明爱取,不得解脱,故说杀父母才得解脱,这样的教,是不了义教。
唯识说第一时,第二时教都是不了义教。第三时教是了义教。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答: 中观宗说了义不了义的标准又分两派:
中观应成派主张,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
中观自续派说,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答:清辨论师等的意思,是觉着这宇宙万有的诸法,若以胜义的正智观察,虽没有一丝儿自性可得,但是以根现量等诸世俗量观察,则须得到一点自性才好安立。
假若这一点自性也不承认,则宇宙万有诸法,理应杂乱混淆,又何能够这样井井有条毫不紊乱呢?又诸根现量,既可名之为量,则应是没有错误;其于境之错不错误,也非是单就境的现相上说,是于观察此心所见的彼境之相和他的体性,有无错误,倘境的体性是白色而识自见他为黄色,或境是固体而见为动体,或境非某事物而见为某事物,这都是所见的境的相不称其体,这是错误!由境的体相错误的关系,其能缘的识当然也是错误的识,那就不合乎是量的条件了。故安立诸根识为量,就须要他对于境的体性上没有一点错误才可,能缘的识既无错误则所缘境的自性当然是有了。
在月称论师的意思大不为然,境上虽没有一点自性,但由有情无始以来的无明和妄执的熏习,也可以见为有自性,也可以成立条然不乱的宇宙万法,譬如梦境虽无自性,以虚妄熏习力也能见有井井条然的万有,又如镜中虽无一丝儿的对境自性,但由众缘和合,也能现起条然不乱的种种形色。只要有众缘凑和便能有各种的境界显现,实不须妄执诸法各有自性,然后才能安立万法也。
邓艳华 | 2025-1-11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唯识宗说,凡可以如文取义而不犯过失的言教,就是了义教。
若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的言教,须求其别解,才可信受的,便是不了义教。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中观宗说了义不了义的标准分两派:
一派主张(中观应成派),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
有一派说(中观自续派),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清辨论师主张安立诸根识为量,就须要他对于境的体性上没有一点错误才可以,能缘的识既无错误则所缘境的自性当然是有了。
月称论师主张凡是凡夫之心识,一定皆被无明染污,于境界之无性真理,皆起错误妄见为有自性,故立诸根识为量者,非就能不能缘境界自性而言,是就所见境相而言,若就境体则没有不错误之凡夫心识也。

明慧 | 2025-1-11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答:唯识宗说,凡可以如文取义而不犯过失的言教,就是了义教。如佛说诸行无常,用不着别下解释,直截信解诸行是无常。若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的言教,须求其别解,才可信受的,便是不了义教。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答:中观宗说了义不了义的标准,分两派:
一派主张,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中观应承派)
有一派说,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中观自续派)
中观说般若是了义。诸法自性空一语,不应如文取义。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答:
慧定 | 2025-1-11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3组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答:了就是显了,决定;不了即是不显了,未决定之意。依唯识宗说一时二时的言教未显了说,义尚未竟,是不了义;第三时教才是了义。了义和不了义,依何为标准而判断呢?唯识宗说,凡可以如文取义而不犯过失的言教,就是了义教。如佛说诸行无常,用不着别下解释,直截信解诸行是无常。若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的言教,须求其别解,才可信受的,便是不了义。如摄大乘论四意趣四秘密中说,佛教有情杀父母才得解脱,这句话便是不了义教。如果父母可以杀害,何以说是无间业呢?如文取义,便有过失。实则佛说杀父母,是杀无明之父,爱取之母。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中观宗分两派:
应成派主张,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
自续派说,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名言许有自性),其他是不了义。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唯识宗的有自性是就正智所得而立,此则是以世俗量所得而立的,那末在清辨论师等的意思,是觉着这宇宙万有的诸法,若以胜义的正智观察,虽没有一丝儿自性可得,但是以根现量等诸世俗量观察,则须得到一点自性才好安立。
假若这一点自性也不承认,则宇宙万有诸法,理应杂乱混淆,又何能够这样井井有条毫不紊乱呢?
又诸根现量,既可名之为量,则应是没有错误:其于境之错不错误也非是单就境的现相上说,是于观察此心所见的彼境之相和他的体性,有无错误,倘境的体性是白色而识自见他为黄色,或境是固体而见为动体,或境非某事物而见为某事物,这都是所见的境的相不称其体,这是错误!
应成派:由境的体相错误的关系,其能缘的识当然也是错误的识,那就不合乎是量的条件了。
故安立诸根识为量,就须要他对于境的体性上没有一点错误才可,能缘的识既无错误则所缘的境的自性当然是有了。
在月称论师的意思大不为然,境上虽没有一点自性,但由有情无如以来的无明和妄执的熏习,也可以见为有自性,也可以成立条然不乱的宇宙万法,譬如梦境虽无自性,以虚妄熏习力也能见井井条然的万有。又如镜中虽无一丝儿的对境自性,但由众缘和合,也能现起条然不乱的种种形色。只要众缘湊和便能有各种的境界显现,实不须妄执诸法各有自性,然后才能安立万法也。
慧定 | 2025-1-11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3组 德慧学长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了就是显了,决定;不了即是不显了,未决定之意。依唯识宗说一时二时的言教未显了说,义尚未竟,是不了义;第三时教才是了义。了义和不了义,依何为标准而判断呢?唯识宗说,凡可以如文取义而不犯过失的言教,就是了义教。如佛说诸行无常,用不着别下解释,直截信解诸行是无常。若如文取义便有过失的言教,须求其别解,才可信受的,便是不了义。如摄大乘论四意趣四秘密中说,佛教有情杀父母才得解脱,这句话便是不了义教。如果父母可以杀害,何以说是无间业呢?如文取义,便有过失。实则佛说杀父母,是杀无明之父,爱取之母。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中观宗分两派,应成派主张,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自续派说,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名言许有自性),其他是不了义。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有部、经部、中观自续派都主张根现量是正确的认知,唯识中主张根现量是错乱的(现外境离心实有),应成派主张根现量也是错乱的(现外境有自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