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组华证
第5课论坛问答题
1.了不了义唯识是如何安立的?
(1)唯识宗认为,了就是显了,决定,如文而取,不犯过失之言教。而不了义即是不显了,未决定之意,如文取义便有过失之言教,还需要引申解释。
(2)唯识认为《心经》之“无色”,没有直接说识外无境,却在说没有色,就是不了义。又如摄大乘论四意四密中说,佛说有情杀父母才得解脱,这句话便是不了义教。如文取义,便有过失。实际指的是杀无明之父,爱取之母。
(3)以此为依据,唯识以时间来判教,来决定了不了义。佛三转法轮是了义,《解深密经》是了义法,直接显示如言而取,没有过失,不需理路辩论。而一时二时的言教未显了说,义尚未竟,是不了义。
2、了不了义中观是如何安立的?
中观宗认为,正显示世俗谛为主之经教谓不了义经。正显示胜义谛为主之经教谓了义经故,《心经》是了义经,跟几转法论无关。
中观又分成两派:
(1) 中观应成派主张,凡说诸法无自性胜义谛的教是了义教,此外皆不了义教。
(2) 中观自续派说,凡是说诸法无自性还要言说上简别的不犯过失的,才是了义教。
3.根现量的安立有什么区别?
(1)中观自续派认为又诸根现量,既可名之为量,这个量应是没有错误的;安立诸根识为量,就须要他对于境的体性上没有一点错误才可,能缘的识既无错误,则所缘境的自性当然是有了以上是中观自续派观。
(2)中观应成派观点认为,境上虽没有一点自性,但由有情无始以来的无明和妄执的熏习,也可以见为有自性,也可以成立条然不乱的宇宙万法,只要有众缘凑和便能有各种的境界显现,实不须妄执诸法各有自性,然后才能安立万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