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所以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法人常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小乘二宗是有部和经部。大乘二宗是唯识和中观。小乘执有外境。唯识驳无外境。
有部:
1、有部说二谛,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便是世俗谛。
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即胜义谛。
有部三世法:承许过去、现在、未来皆是实有。不承许阿赖耶识实有。
有部四大:有部说极微实有,刹那生灭,是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四大四尘和合成的,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
经部:
经部说二谛: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便是世俗谛。世俗谛是无为法。
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便是胜义谛。胜义谛是有为法。
经部三世法:经部说实“过去”“未来”的法不是实有。
经部四大:经部说极微只是色香味触和合成的,地水火风四大也是以色香味触四微为体。只许显色实有;形色便是假有。
唯识:
唯识三世:过去、未来不是实有,现在的对境外色,也不是实有,唯是识上所现的影像。
唯识的大意,是说不离识的境有,离识的境是没有,所以唯识宗承认识是实有的。阿赖耶识也是实有。
唯识只许有实粗色,不许细色实有,粗色是由识上顿时变起的,不是极微和合而成的。
唯识三性:遍计所执性(一定是有的)、依他起性(认为实有又说如幻,指幻化所依实有)、圆成实性。
唯识三性都无自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唯识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皆是实有)
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就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因为阿赖耶识是实有,所以阿赖耶识变起的色心诸法应该也都是实有,以胜义智观察依他起圆成实是实有。
实有是有自性的意思,有自性就是一法具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立。因有自性,才名为实有,因为他实有,才可由胜义智观察而得,因为胜智得到他的自性,才能立他为实有。
清辩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中观:
中观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皆不是实有。识也不是实有。
月称论师认为 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