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师父

4、遍行、别境、善,如何解释?

[复制链接]
修正 | 2024-1-23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此五通三性、遍八识、九地、一切时、俱能遍。
①作意:警觉心识令起现行。②触 :心识既起令触对境。③受 :令心领受顺违等境。④想 :令心于境取为对象。⑤思 :令心攀缘对象理路。
别境五:‘欲、胜解、念、三摩地、慧、欲’。此五别别缘境而得生,所缘之境则有四:所乐之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各缘不同,故名别境。 
①欲 :于所乐境希求实现 ;②胜解:犹豫理境忽得决定;③念 :曾习之境追忆于心;④定 :于所观境专注不散;⑤慧 :于所观境能加拣释。
善,谓不造诸恶,与现世后世行有益之事,能感安乐果。善心所有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心愿 | 2024-1-24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遍行:遍一切心、一切性、一切时、一切地;
   别境: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所缘之境有四:所乐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       境;
   善:能感安乐果的,叫善;

清静 | 2024-1-24 0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一切心得行故。即有这五个心所,心才能起作用。有四遍:遍八识、遍三性、遍九地、遍一切时。
别境(欲胜解念三摩地慧):别别缘境得生故,即对各别的境产生的心所。对喜乐境产生欲心所,对决定境产生胜解心所,对曾习境产生念心所,对决定境产生三摩地及慧心所。
善心所:只有善心中可以生起,善心即对现世后世都有利益的心。有11个: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慧根 | 2024-1-24 0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遍行者,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谓三性、八识、九地、一切时、俱能遍故。遍到一切时、一切地、一切性、一切心,所以叫「遍行」。  ①作意:警觉心识令起现行②触 :心识既起令触对境③受 :令心领受顺违等境 ④想 :令心于境取为对象⑤思 :令心攀缘对象理路.
2别境者,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所缘之境则有四:乃所乐之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各缘不同,故云别境。  ①欲 :于所乐境希求实现 ②胜解:犹豫理境忽得决定③念 :曾习之境追忆于心 ④定 :于所观境专注不散⑤慧 :于所观境能加拣释.
3善,能感安乐果的就是善,包括十一个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性舍、不害。
曲肱乐云 | 2024-1-24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遍行: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谓三性、八识、九地、一切时、俱能遍故。遍到一切时、一切
地、一切性、一切心,所以叫「遍行」。①作意:警觉心识令起现行②触:心识既起令触对境③受:令心领受顺违等境 ④想:令心于境取为对象⑤思:令心攀缘对象理路。
别境: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所缘之境则有四:乃所乐之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各缘
不同,故云别境。①欲:于所乐境希求实现 ②胜解:犹豫理境忽得决定③念:曾习之境
追忆于心 ④定:于所观境专注不散⑤慧:于所观境能加拣释。
善心所: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此世他世俱顺益故,性离愆秽胜过恶故。包括(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宗玲 | 2024-1-25 0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遍行:它能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谓三性八识九地一切时俱能遍故。
  二、别境: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有四:①所乐境②决定境③曾习境④所观境都能缘。
  三、能感得安乐好的果就是善。
慧盛 | 2024-1-25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遍行者:遍到一切时、一切地、一切性、一切心。
    别境: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所缘之境则有四:乃所乐之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各缘不同。
    善:善心所有十一。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此世他世俱顺益故,性离愆秽胜过恶。
FS慧宏 | 2024-2-4 0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遍行有五,作意触受想思,遍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
别境有五,欲胜解念三摩地慧,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所缘之境有四:所乐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
善,能感安乐的果就是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