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离合释,梵语称为杀三婆释。“凡二义以上为一名者,恐有所滥,故皆用此六种释以分别之”。初离之以示义,后合之以彰名。
六离合释即复合名词的六种解释,先把它拆开为两个概念,分别看是什么东西,然后再合拢来成一个名词。六离合释有六种,最常用的为前三种:
一、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劣的依胜的,依主释,胜的依劣的,依士释。依主依士,名异义同。如:武汉灵泉寺、茶杯、香炉、闻慧、思慧、修慧、眼识(等六识)、大地法
二、持业释:盖二义同依一体也,也叫同依释,都是一个体的。持者,能持一体,业者,所持之义也。特点是: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如烦恼障、大乘、大种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自己的名字不用,用它的“财”,以果为名。如解脱(戒是修因,解脱是所得之果,名戒为解脱)、破僧(妄语)、增语(意识)、感康、泻痢停、感冒清、退热灵
四、相违释:谓其义乖反,其体各别。两个不是一个东西。各是各的法,体也不同合不拢来。如东西、上下、矛盾、父子、君臣、山河、夫妇、止观(体分别是定慧),教观(解行)
五、带数释:法上面带有数字的即带数释。如四谛、百法、四念处、四大种、六字真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六: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如念处(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实际是叫慧处,以力量强的安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