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师父

70、诳有什么危害?带来什么心理疾病?如何对治忿?

[复制链接]
帅雅馨 | 2023-11-21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诳烦恼的危害障碍不诳生起,心里有诳的人态度嚣张,狂妄自大令人讨厌,因愚痴贪名誉利益去欺骗欺诈他人不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不知道将来会让自己受苦
心理疾病:习惯性说妄语
对治:依教奉行、减少说妄语
清静 | 2023-11-22 0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危害:
一是说谎成性,夸大其词,失去信任,也不容易相信别人,害人害己。
二是别有用心,多现不实,欺诈钱财,属邪命。
会带来心理疾病:狂妄自大、嚣张、妄想,内心脆弱、恐惧。
对治:
一是学习了解业果道理,如理取舍。
二是思维恶趣苦,正知而行。
文蘭 | 2023-11-22 0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诳的危害有:能障善法不诳,邪命为业。以妄去诳,蛊惑人心,恼害他人,造重恶业,贪婪成性,易堕三恶趣。感贫穷、为他所诳的果报。
有诳的人爱说话、吹牛、冒险,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容易引发习惯性说谎,妄想症、狂躁症。
佛法角度:思维无常、业果,善护口业,修信对冶。
社会角度:应以谦虚,诚实,自我反省,认清现实,经历挫折与失败来对冶。

钦智 | 2023-11-23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观答:
诳是诡诈为性,邪命为业。心怀异谋,诡计多端,欺诈虚伪,多现不实。
病:因诳就与人无信任感,人际关系不好,不自信,所以会产生内疚,失眠,恐惧,精神病,焦虑
对治:树立正知正见,深信因果,修持四摄法,修慈悲心,多布施。
华菁 | 2023-11-23 0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诳的危害:邪命为业。是贪痴所摄,为了名誉、利养骗取他人财物和恭敬,自己感恶趣果报。
心里疾病:引发极强的虚荣心、习惯性说谎,谎言说多了自己都相信了,进而引发妄想症、狂躁症。
对治:思维诳的过患,无常、业果等。

慧满 | 2023-11-23 0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此贪痴分。
消文:什么是诳呢,自己为了要得到财利和名誉,本来是没有道德,而装模作样的假装得好像有道德,所以诳的体性就是诡诈。能障碍不诳,凡是有矫诳的人,他的内心多怀着一种异谋,所以做的事都是不真实的邪命。这诳的体性是由贪痴各一分合成的,如果离开贪和痴,那就没有另外诳的相用可得。
诳的危害:表里不一,算计他人,心理活动比较多,活得比较累;
有可能引发的心里疾病:多种人格分裂症,孤独症、抑郁症(活在自己外表的世界中,当自己内心发现不是自己外观所表现的样子)
如何对治:其是贪(财利与名誉)与痴的一分,贪(财利与名誉)的话就思惟人生无常,当少欲知足,思惟贪的业果,生苦为业;痴的话就修智慧,依止善知识,多闻思,让自己有正知正念
宗玲 | 2023-11-24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诳是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也就是装摸作样,心怀异谋来获取人家的利养。
  会引发恐惧,妄想症等病。
  修无常对治,做人要谦虚,低调就不诳了。
心愿 | 2023-12-2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诳的危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增长贪、痴;
  带来的心理疾病:慢、憍、多疑,不相信别人,抑郁、焦虑;
对治:修正知正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