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四组智力师兄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处决定"是对小乘及外道认知,假如外境境非实有,但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什么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
例如:为什么在北京才能见到天安门?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应当变,时时都有心.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才能见物的识呢?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都能见到才对,例如.如果没有时间的决定,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见到春天的鲜花啊!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答:相续谓有情,众生在轮回中生死,相续不断.故名相续.外境既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同所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成立啊.例如:天上的蓝天白云大家都能见。
唯识四组 天涯师兄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因为我人所见的外境,都有一定的处所,例如要看阿里山,一定要到嘉义;要看峨嵋山,一定要四到四川。如果外境不是实有,一切都是心识所变现,那么有心识的地方就应该有其境现,我们要看阿里山,阿里山即可现在眼前;我们要看峨嵋山,峨嵋山即可现在眼前。可是事实并不可能,看阿里山必须要到嘉义,看峨嵋山必须要到四川。既然外境有一定处所,唯识所变义就不能成立。反过来说,外境如果是心识所变现,则处决定义就不能成立。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是心识变现,外境有一定的时间这一点不能成立。我们所见的外境,不但有一定的处所,同时也有一定的时间。例如要看雪、要看梅花,一定要在冬天;要看莲花、要听蛙鸣,一定要在夏天。如果外境非实有,一切都是心识所变现,那么夏天想看雪景和梅花,雪景和梅花就可以现眼前;冬天想看莲花、听蛙鸣,莲花就可以现在眼前,蛙鸣之声可以为我们听到。可是事实并不如此,看梅花和雪景仍然要在冬天,看莲花、听蛙鸣仍然要在夏天。既然外境有一定的时间,唯识所变就不能成立;反过来说,外境如果是心识所变现,则时决定就不能成立。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是心识变现,相续不决定这一点不能成立。“相续”就是众生的异名,然而众生为何又要叫它是“相续”呢?因为“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故名“相续”,也就是“有情”的异名,在此就指有情, “相续不决定”,是说外境既是一个人的心识所变现,应该由他一人所见,不应该众人共见。照唯识家说,外境是心识所变现,如果许多人同在一个地方,由于这许多人的业报各不相同,照理说应该是各人的心识,变现出各人所见的外境,可是事实上许多人在同一场所,所见的外境都是一样。这样看来,许多人共见同一的外境,证明外境实有,这样唯识所变就不能成立;反过来说,如果万法是唯识所变,有识无境的话,则外境由许多人决定,不能由一个人决定“相续不决定”这一点就不能成立。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唯识四组 慧根
答:唯识家的宗旨: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唯识主张一切诸法都是内识变的,外境是识所变的,唯识无境。
小乘和外道就以四个事情来问难唯识,认为唯识无境,不成立;提出假使只有识,没有实境,四事就讲不通,即处决定、识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义,都不能成立。
处决定不成立:处决定是从色法的角度,如果外境不是实有,都是由识所变,那么处决定是不成立的。比如在武汉没有布达拉宫,我们的眼识应该可以看到布达拉宫啊,为什么要在西藏才能看到布达拉宫呢?既然都是由识所变的,处处都有识,处处都可以变,那么应该在武汉就可以看到青海湖,何必要去青海才能看到青海湖呢?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呢?
时决定不成立:时是时间,从不相应行的角度,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么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可变,何必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比如在晚上应该可以看到太阳、在夏天应该看到雪花,因为都是识变的啊。
相续不决定不成立:从有情的角度,相续不决定是指有情,每个人心不同,想法不一样,但能看到一样的外境,假使是唯识所变,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既然是人人共见,外境应该是实有啊。
有作用不应成:从作用的角度,如果外境不是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比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没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既然有作用,外境应该是实有。如果外境都是识所变,那么应该无作用啊?
外道和小乘以此否认唯识无境的观点,提出外境是实有,非由识所变,问难唯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