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2| 回复: 29

32、请说明遍行五之各各定义?

[复制链接]
查看432 | 回复29 | 2023-10-11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isa | 2023-10-11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意者,謂警覺應起心種為性,引心令趣自境為業
觸者,謂令心王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
受者,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欲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
想者,謂于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須先安立界限,才能起名言)
思者,謂令心造作為性,于善品等役心為業(令心取正因做好事,不正因做壞事)
慧盛 | 2023-10-11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1. 作意心所,它的体性---把心警觉起来,引导心应该去缘的境上。 比如关窗户,心里想一下,窗户已经关好了。
     2. 触心所,令心王、心所去触那个境。根、境、识三和合之后,产生变化,这个叫触。触心所起了之后,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依了这个触心所就生起来。
     3. 受心所,是领纳为性。领纳苦、乐、舍的境相。快乐的,就起一个意乐,最好一直拥有,就是欲心所。苦恼的,最好永远离开。不苦不乐的,即不要离也不想合。
     4. 想心所, 是把对境的形相取到心里来,外边的一个相,看到之后,给它安立名字。把它安立的界限、范围肯定之后,才能起种种名言,这是想心所。
     5. 思心所,就是促使自己的心,去造善、造恶,乃至无记的事情,就是思心所的作用。

文蘭 | 2023-10-12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作意: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
2、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3、受: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
4、想: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5、思: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华玉 | 2023-10-12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作意: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

2、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3、受: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

4、想: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5、思: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慧定 | 2023-10-12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言作意者,谓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
触者,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受者,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亦云令心等起欢、戚、舍相。
想者,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安立自境分齐故,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思者,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
曲肱乐云 | 2023-10-12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作意者,谓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

触者,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受者,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亦云令心等起欢戚舍相。

想者,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安立自境分齐故,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思者,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

妙芳 | 2023-10-12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意心所――这个种子警觉起来,让心生起来(体性),把心引到它所缘这个境上去(业用)。
触心所――令心王、心所去触那个境(体性),引起了变化后,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依了这个触心所,它就生起来了(业用)。这里的触与身根所对的触不一样,那个触是色法。
受心所――由前面的触心所引起的变化接受下来,领纳好的乐的就感到乐受,不好的苦的就感到苦受,不乐不苦的就无所谓这个境相为性(体性)。
接着生起欲心所(业用。有三种:顺的引起合欲,违的引起离的欲,俱非的境引起非合离欲),乐受感觉很舒服的起一个跟它要合的欲,就不想离开;如果一些不好的苦受,就想赶快离开;不苦不乐的,那对它没有什么无所谓了,既不要离,也不想跟它去和合。
还有一种令心生起一种欢喜的、忧戚的,或者舍(就是一种不欢不戚的)这个相。一个是引起欲,一个是引起他的欢、戚、和不欢不戚的那些心的状态。这是受心所。
想心所――把对境取到心里来(体性),然后给它安立名字(业用)
思心所――使这个心去造作(体性),造善、恶、无记的(业用)。驱使、策励他的心去做好的,坏的事情等等。
无忧 | 2023-10-12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遍行:1.作意 2.触 3.受 4. 想 5.思
1. 作意: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把心警觉起来,把心引到该去的地方。
2.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心王心所与根,境三和合,产生变化,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跟着起来,心就有动态了。
3.受: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触心所的变化,把它接受下来,感受到乐与苦,不苦不乐。起一种不想离开,或赶快离开,或离不离开都行的欲的心理感受。
4. 想: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对境,形相取到心里来,安个名字。
5.思: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使这个心去造作,造善业,恶业等。对善的事情,恶的事情,或者不善不恶的事情,让心去做这样的事情,运动起来。
阿兰若 | 2023-10-12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说明遍行五之各各定义?
五遍行分别为:1.作意 2.触 3.受 4. 想 5.思
1. 作意:谓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把心警觉起来,把心引到自己心里想的境那里去。
2.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根、境、识三和合产生变化
3.受: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让心起了一个 喜欢、不愿离开、不好的要离开这样得一个动机。
4. 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对境,不同的像取到心里来,然后安上不同的名字。
5.思: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驱使这个心去造作,造善业,恶业等。对善的事情,恶的事情,或者不善不恶的事情,让心去做这样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