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5| 回复: 12

92、课

[复制链接]
查看285 | 回复12 | 2025-2-26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供养是什么意思?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 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慧根 | 2025-2-26 0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供养是什么意思?
供养是随念三宝的功德、恩德,对三宝忆念、恭敬、感恩、报恩。
供养分为不间断供养与圆满供养。
竹弄巴《道炬论释》,解圆满供养有十:一身供养,二塔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无怠供养,六教他作供,七财食供养,八广大供养,九无污染供养,十修行供养。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 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供境包括身供养塔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
能供包括无怠供养教他供养;
所供包括财食供养广大供养无污染供养修行供养;
供境指供养的对境对象是三宝,能供指发心供养的三宝弟子,所供指的是具体供养内容。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忆念三宝功德,念诵四皈依,依靠三宝的力量好好行持供养,求三宝加持修行违缘消除顺缘增长福慧双运。


慧定 | 2025-2-26 0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组华藏
92课:
1、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由随念三宝大恩而勤供养。应思我等一切受用圆满,皆由布施等善业而来,亦即由三宝功德所致。以人身论,由前生之善业所得,以衣食论,由前生之布施始得,无不源于佛之事业而来。因佛事业生善法意乐,以意乐行善,然后有世间一切圆满受用,以此生念恩,故应行供养。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养差别?
答:一;供境差别包括了前五供养:(即:1:身供养:如佛在世时,国王親迎供养。2:塔供养。远佛之地,或诸佛爪,袈裟等修塔供养:3:现前供养。谓于前二親身供养:4:不现前供养。十方诸佛以意念想而供。5:所供之境,无论真与非真,一法性即一切法性,知此法性皆为一体而行供养。如是法性供养时,供现前一佛,即供十方一切佛。故親供养不及意供养广大。意念供境,又不及法性供境广大。
二:能供差别:能供的人:包括前六,七。六:无怠供养,即親手自供,不假手他人。七:教他作供。见人穷困不能供佛者以供品授之,令供,或勤其行供。
三:所供差别:即所供的物。包括前十种中后三:即第八:财物供养。即以物供养。内分恭敬供养与广大供养。九:无染污供养。所供的物必须清净无染污并离矜骄,放逸,贪染等烦恼,而行供养。十:修行供养:如修无常,无我空慧,持戒,菩提心等,虽暂时为之,亦属最殊胜供养。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答:但依田力,是即教授口诀也。若能于三宝胜田,勤行念恩生信无间供养,则由善根所感三宝加持力,对于诸道次第,渐能开广。凡闻思修而不能入法者,但依田力,即能入法,是为一种要诀,即是心力依于田力也。
海慧 | 2025-2-26 0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由随念三宝大恩德者,应勤修供养。所谓随念三宝恩德,必须了知,我们一切受用圆满与能行善业都源于三宝的无上恩德所致。因为有三宝加持,我们才能由行善感得乐果。如:以人身论,由前生受持戒律等善法而得。以衣食论,由前生布施而得。此皆源於佛之事业而来。因佛事业能让众生生善法意乐。以意乐行善,之后才能感世间一切圆满受用。如:若供饮食而不间断者,则少用功力而圆满众多资粮。又受用清水以上的任何东西都应该以虔诚心先行供养,之后才能食用或使用。以此生念恩报恩之心,应修供养。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答:1供境差别包括前五供养。①身供养,如佛在世时,国王亲迎供养。②塔供养,远佛之地或请佛爪,袈裟等,修塔供养。③现前供养,谓於前二亲身供养。④不现前供养,十方诸佛以意念观想而供养。⑤所供之境,无论真佛在与佛不在,一法性即一切法性,知此法性皆为一体,而行供养。如是法性供养时,供现前一佛,即供十方一切佛。故亲供境不及意念供境广大。意念供境,又不及法性供境广大。
2能供差别包括前六与七。⑥无怠供养,即亲手自供,不用借他人之手而代供。⑦教他作供,见人穷困不能供佛者,以供品授之令供,或劝其行供养。
3所供差别包括后三个,⑧财食供养,即以物供养,内分恭敬供养与广大供养。恭敬供养,即以礼拜赞叹供养,所供之物,即财物衣食资具等,随顺而设供养。广大供养,所供品物,当以美妙精多,如自不能,见人广大供养,生随喜赞叹心。⑨无染污供养,亦称如理供养,谓离矜骄放逸,贪染等烦恼,而行供养。⑩修行供养,如修无常,无我空慧,持戒,菩提心等。虽暂时为之,亦属最殊胜供养。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答:应依三宝恩德田,勤修念恩生信,无间供养,则由善根所感三宝加持力,於诸道之次第,渐能开广,凡闻思修而不能入法者,但依田力,即能入法,是为一种要诀,即是心力依於田力也。
枝儿 | 2025-2-26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92课:

1、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随念三宝大恩者,随自所生乐善,当皆是三宝之恩。故当以报恩意乐而行供养。若供饮食而不间断者,则少用功力而圆满众多资粮。凡吾人一切受用圆满,皆由布施等善业而来,亦即由三宝功德所致。以人身论,由前生之善业始得。以衣食论,由前生布施始得,无不源于佛之事业而来。因佛事业生善法意乐,以意乐行善,然后有世间一切圆满受用,以此生念恩,故应行供养。供养分不间断供养与圆满供养。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答:一供境差别:身供养,塔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所供之境。这五者是我们供养的对境对象。
二能供差别:自供,教他作供。二者属供养者即我们佛弟子。
三所供差别:财食供养,无污染供养,修行供养。三者属被供养的物。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答:若能于三宝胜田,勤行念恩生信,无间供养,则由善根所感三宝加持,对于诸道次第,渐能开广。凡闻思修而不能入法者,但依田力,即能入法,是为一种要诀,即是心力依于田力也。
Lisa | 2025-2-27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
隨念三寶之恩,心存感激,以報恩的意樂而行供養。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 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答:
1身供養、2塔供養、3現前供養、4不現前供養
5無怠供養、6教他作供
7財食供養、8廣大供養、9無染污供養、10修行供養
前四是供境差別,身供養是當面供養;塔供養是修塔供養佛之袈裟等;現前供養即于前二親身供養;不現前供養是意念觀想供養。所供之境無論真與否,一法性即一切法性,知此法性皆為一體而行供養,如是法性供養時,供現前一佛即供十方一切諸佛。
中二是能供差別:無怠供養是親手自供,不假手他人;教他作供是授之窮困者供品供佛,令其供或勸其供。
后四是所供差別,財食供養是以物供養;廣大供養是見人作廣大供養,心生歡喜;無染污供養即如理供養,離矜驕、放逸等煩惱行供養;修行供養即修無常、持戒等。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答:
若能于三寶勝田,勤行念恩生信,無間供養,則由善根所感三寶加持力,對于諸道次第,漸能開廣,凡聞思修不能入法者,但依田力,即能入法,是為一種要訣,即是心力依于田力。
妙悟 | 2025-2-27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供养就是把我们的身口意、或受用、或修行,供献给三宝。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答:因为我们的供养,不会超出所供的境、能供的人和所供的物这三种。
就所供的境而言,亦即供境,有供佛、供塔、现前供、非现前供,或法性供。
就能供的人而言,有自作、教他,或自他一起作。
就所供的物而言,有财物供养、恭敬供养、广大供养、无染污供养、修行供养。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答:心力最微之时,应依三宝福田力,作大供养,供养三宝,由三宝胜妙田生长善根之力,于道次第修行的心力渐能开广。
福报如水,智慧如鱼。福报的水,才能养智慧的鱼。所以当我们修行的心力微弱的时候,也就是告诉我们福报不够,此时当殷勤精进供养三宝。
因为三宝是最殊胜的福田,可生现世后世一切利乐,一年四季,不分时节,不分时间,不分早晚,随时可作耕种。
妙悟 | 2025-2-27 0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贤师兄
一、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谓随念善知识三宝大恩,当知自己所生一切安乐与善根,皆是善知识三宝之大恩所致。以报恩德之意乐,以珍宝、饮食、衣服、卧具、燃灯、众华、众香、幡盖,礼拜、赞叹、意念观想,修行等供献给善知识三宝。
二、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答:十种供养为:1、身供养;2、塔供养;3、現前供养;4、不现前供养;5、无怠供养;6、教他作供;7、财食供养;8、广大供养;9、无染污供养;10、修行供养。
此十种供养可归纳为三种类别:①前四,属于供境差别类;②中二,属于能供差别类;③后四,属于所供差别类。
三、闻不能持其义,思不能解其义,修于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答: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福报不够。当依于三宝殊胜之田,勤行念恩生信,无间供养,则由善根所感三宝加持力,于闻渐能持其义,于思渐能解其义,于修之堪能渐能产生。
一定要依福田力,这是最好的教授。
觉乐 | 2025-2-27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供养是什么意思?
供养就是对三宝恭敬心跟信心,然后生起感恩心把世间出世间所有美好的一切人事物都给三宝受用。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 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一、身供养,二、塔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法性供养),五、无怠供养,六、教他作供,七、财食供养,八、广大供养,九,无染污供养,十,修行供养;
总上十种,不外三差别: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差别;
前四属供境差别,中二自作教他,属于能供差别;
后四,属所供之差别;
如是十种,于一座间即可尽作,能如此者,是菩萨圆满供养。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于三宝胜田,勤行念恩生信,无间供养,则由善根所感三宝加持力,对于诸道次第,渐能开广。凡闻思修而不能入法者,但依田力,即能入法,是为一种要诀,即是心力依于田力也。
妙悟 | 2025-3-1 0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盈师兄
1、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随念三宝大恩者,随自所生乐善,当知皆是三宝之恩,故当以报恩意乐而行供养。我们一切受用圆满,皆由布施等善业而来,亦即由三宝功德所致。以人身论,由前生之善业所得,以衣食论,由前生之布施始得,无不源于佛之事业而来。因佛事业生善法意乐,以意乐行善,然后有世间一切圆满受用,以此生念恩,故应行供养。
2、十种供养为什么可以分为一:供境差别:二:能供差别,三:所供养差别?
答:一:供境差别〈供的对象是佛还是塔,是现前还是不现前以及意念供养〉
二:能供差别〈能供养的人是亲自供养还是教他作供〉
三:所供差别〈所供的物,即财食供养就是以物供养。内分恭敬供养与广大外物供养。无染供养和修行供养〉
3、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如何修?
答:若能于三宝胜田,勤行念恩生信无间供养,则由善根所感三宝加持力,对于诸道次第,渐能开广。凡闻思修而不能入法者,但依田力,即能入法,是为一种要诀,即是心力依于田力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