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 回复: 12

第八课

[复制链接]
查看176 | 回复12 | 2024-3-5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吴莹 | 2024-3-5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我们把太阳取名叫太阳,就不能说它是火把。现在都习惯它叫太阳,所以叫共许。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把绳子说是蛇。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我不是我,是名言安立的。比如电脑,由很多零部件组成,哪里都找不到脑,只是名言 安立。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会想什么就有什么了。把自己想的都当成了真的
5.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
6. 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一切法唯名言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就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
Lisa | 2024-3-5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
一切法的安立都要觀待安立所依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就會被其它名言量所妨難。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
烏龜,兔子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車有自性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
墮常邊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
【現相緣起不虛妄,離執空性二了解,何時見為相違者,尚未通達佛密意】
所謂空是指自性空,自性空是觀待緣起而安立的,二者相辅相成。
如【芽有法,無自性,緣起故】,芽是否有是需要觀待有沒有足夠的陽光、水份等等這些條件,如果合適的條件種子就會發芽,否則就不會發芽;另外,如果种子不是自性空,那种子就只能是种子,不可能长芽。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
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即是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
慧悦 | 2024-3-5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约定俗成,世俗共许,如名言猫,所有人共许是猫这种动物而不是其他的动物。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比如我們站在遠處看一個稻草人,旁人告知「那是個人」,我們都相信了,後來有人去實地察看,確定是個稻草人後,回來對我們說「那衹是個稻草人」,這樣我們以前認定稻草人為人的感覺就完全消失了。這就表明此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稻草人”这个名言就不为“人”这个名言所妨难。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有自性的杯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成实。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安立。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曲肱乐云 | 2024-3-5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指有情,有情所共许的意思是,所有人都承许那个东西,不会对之产生歧义。
2、 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就是对某物的名言判断是无误的,不会受到其他名言量所妨难,从而对此物判断发生改变。
3、 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名言安立是有,它不被胜义是自性无所妨难。桌子自性是无的,胜义是无的,但不妨碍桌子名言是有。
4、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如果一切法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那就是有自性了,果真那样众生就不能成佛了。
5、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缘起法从名言而立的因缘所生法,是各种因缘和合而假名安立的,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实有的,所以空的是该法的自性,两者是等同的,缘起的同时即无自性,无自性有才能安立缘起,可以在同一事物上安立,所以缘起与空性不相违。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缘起与空性相辅相成,互不矛盾。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所安立事的时候,各各法无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之间,是同时安立,也就是安立在同一事物上,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从性空现为缘起,两者互补相违。
文蘭 | 2024-3-6 0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即凡夫之意识、思想共同认许的。也就是说安立名言首先要大家共许、认同的。
2,没有一个其他名言量可以把它阻碍住。虽然是大家所共许,但是其他的一些名言量提出它的矛盾之处,能推翻前面那个共许。就是不正确的安立。例如我们在旷野里远远看到一个人,光线不好,大家意识都认为看到远处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共许),结果有一个从那边走过来,大家问他那个人站在那里做什么呢?一动也不动的。这人说,那个根本不是人,而是稻草人。这是他亲眼看到的。大家知道后,这个"人"的安立就取消、推翻了。(若推不翻的,才是真正的假名安立)
3,当观察一切法空的时候,也不会防碍、不会有矛盾。
4、一切缘起被破坏掉了(麦种即使种在地下,它还是麦,不会长出芽来的);整个因果体系也被破坏掉了(人死后还是人,地狱的众生永远在地狱等)凡夫就只能是凡夫,永远成不了佛。
5、缘起: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虽然是有,但不是自性有,离开因缘条件的话,是不存在的。
空:没有是没有它的自性,不变、不依因缘的、自己能够独立成立的,这个自性是没有的。并非名言的现象、示现的现象都没有。
所以,缘起与空不相违。

6当下能同时见到空和缘起在同一事情(法)上。比如见到一朵花,知道它是缘起,当下也知道它是自性空的。
慧盛 | 2024-3-6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大家共许,没有异议的。比如晚上看到天上有个圆圆似银盘的,是月亮,大家对这个名字共许没有异议。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晚上看到绳以为是蛇,看清楚后发现是绳,绳不为蛇的名言所妨难。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绿豆有自性。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那就不需要觀待安立所依的聚合(缘起)。緣起是指依他而起或依他而生,故絕無從自己這邊自然而有之理。
   比如绿豆芽不需要从绿豆长出来,也不需要阳光、水等,直接就是绿豆芽。人不需要长大、凡夫也没有办法成佛了。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有自性空。比如绿豆,因为自性空,所有可以通过阳光、水等因缘和合,可以长出绿豆芽。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緣起與空二者必然相輔相成而現。一切法都是依靠安立所依與能安立而有的,除此之外,不觀待這些條件,而是從自己這方面自然而有的,連微塵許都沒有。

邓艳华 | 2024-3-6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就是安立的名言有一个合格的安立所依,是有情都认可的。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例如:远处看到的稻草人确认后是稻草人。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我}也是一样,從身心二者這邊成立過來的我是沒有的,這只不過是以名言分別,於安立所依聚合安立名言而顯現為有罷了。這個立名的過程是這樣的,那邊有安立所依,這邊以能安立的分別與名言二者去安立,僅此而已。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须从各自这边成立过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切法都要观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所依无自己这边有,无自性有,无实有。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安立。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也可以理解《根本慧论》中所说:【以有空意故,一切法的成。】以及【心经】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即是缘起即空,空即缘起之意。如果同样配以【我即是空,空即是我】亦易理解。
华菁 | 2024-3-6 0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此名言安立為大家所共許,約定俗成的名稱,如太陽、月亮等。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如將稻草人認為是人,把花绳認為是蛇,指鹿為馬等。此都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一切法都要觀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所以無自己這邊有,無自性有,無實有。如孩子如認為是自己這邊有,自性有,那就不可能長大,假設麥種是自性有的,那麼麥種就絕不會變成麥芽;名言的「我」也不過是由我的分別安立的。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有眾多過失,會墮入常邊。若樂趣是自性有的,那麼樂趣有情也就不會墮入地獄;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麼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ol]答:現相緣起不虛妄,離執空性二瞭解,何時見為相違者,尚未通達佛密意。
    現相緣起與空無自性二者,能在同一事物上現見。了知因(業)果不錯亂而生的無欺緣起,與一切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離執空性這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如修習令正見觀察圓滿,緣起與空二者必然相輔相成而現。
  • 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ol]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就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 慧根 | 2024-3-6 0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安立的名言首先是实际存在的,大家共许的,名言的目的是用于了别区别。比如太阳、月亮等等。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茶杯.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我有自性.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么一切法都有自性,一切法都是实有;比如麦种就不会变成麦芽,儿童就不会长成成人,乐趣有情就不会堕入地狱,有情也不可能成佛。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性空,缘起即空,空即缘起。缘起是指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都是依他起或依他而生,无自性,因缘和合而生。性空是自性空,一切法无自性。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是: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意为: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轮流替换,而能同时安立。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所以一些大德说:若知缘起之扼要,空性之义便刹那出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