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卷十六总结
感恩师父慈悲教授,感恩学长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俱舍论》,愿我们早日发起菩提心、早日通达世亲菩萨的智慧!下面主要是对四业的总结。
明四业:黑黑业、白白业、黑白黑白业,以及非黑非白业。
颂曰:依黑黑等殊 所说四种业 恶色欲界善 能尽彼无漏
应知如次第 名黑白俱非
(1)黑黑业是恶业,是欲界的的不善业,色界没有恶业,只有欲界有。业是黑,异熟果也是黑,叫黑黑业。
(2)白白业是色界的善法,中间不杂任何恶法,因爲色界没有恶法。业是白的,果也是白的,都是可意的,叫白白业。
(3)黑白黑白业,欲界的善业。欲界没有纯粹的善业,总是夹杂恶业的,黑业总要杂进来,没有纯白的,就立黑白名,果也是黑白的,所以叫黑白黑白业。黑白这个名字,是从时间上来说,不是从它本身自性来说的。善业本身是白的,不能说黑,因爲这个白的等流下去,总有黑的插进来,根据它相续的一段时间来说,立黑白的名字。因爲没有一个业它本身既是黑又是白。在受报的时候,总有苦报杂进来,不会永远一向是乐报、可爱的报,中间总是要杂点不可爱的。
「问:欲界恶业果,善业果杂故,应名白黑」欲界既然是杂的,白业有恶业杂进来,黑业应当也有白的杂进去,那欲界的恶业不能叫黑,应当叫白黑业,或白黑白黑业,爲什么你不说白黑白黑业呢?
「答:不善业果,非必应爲善业果杂。如阐提身,即无善业,于地狱中,无可意果」 善的里边一定有恶的杂进去,而恶的里边不一定有善杂进去。比如没有善根的人,善根都断掉了,所以他造的纯粹是黑业,在地狱里边受报,全是苦,没有乐果。从果来说,地狱里边纯黑的,从业来说,阐提本身没有善的,全是黑的。所以说黑业不一定有白业来杂,可以全部是黑的。
在欲界里边,主要是欲界里边恶的力量强,善的力量弱。恶业强于善业,善业总是被恶业所侵陵,而恶业却不一定杂有善业。所以善的一定是黑白黑白,而恶的不叫白黑,因爲它可以全部是黑的。又比如,上品的邪见可以把善根全部断完。而反过来,欲界再大的善业也不能把恶业断除。这样一比较,证明欲界恶的力量是强于善的。
(4)能够断除前面三种业的无漏法,是非黑非白业。非黑非白,这是无漏法,它自己不感异熟果,但是能够把其他的业除掉、断掉。
「颂曰:四法忍离欲,前八无间俱,十二无漏思,唯尽纯黑业」,并不是一切无漏业都能断,除前面三个业,只有个别的纔能断。见道的时候,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这四个忍断欲界的见所断烦恼。四个法忍,四个思心所,八个无间道,八个思心所,同时生起的思心所,一共是十二个无漏的思心所。这些思心所只断除纯黑的恶业,不断白业,也不断杂业。思就是意业,在定中当然是意业。
欲界苦谛下的烦恼由苦法忍来断,欲界集谛下的烦恼由集法忍来断,欲界道谛下的烦恼由道法忍断,乃至灭谛下的,由灭法忍断。欲界有四个忍,色无色界四个忍;欲界有四个智,色无色界有四个智,一共是八忍八智。在八忍八智中间,四个忍是断欲界的烦恼,纯黑业,所以说断除纯黑业的是四个法忍。
把欲界的九品烦恼断掉,每一品,有一个无间道,一个解脱道,无间道是正在断烦恼,正在拼搏的时候,能够断尽那些黑业,无间道有能力断;解脱道是已经断完烦恼了,不需要再断了。
「离欲四静虑,第九无间思,一尽杂纯黑,四令纯白尽」,断第九品纯黑的烦恼,还能够断所有欲界的善法(这是杂业)。所以说,第九品的无间道有两种断,一方面断第九品的黑业,另一方面,把整个欲界的善业都断掉,杂业也断了。
善法的体性是善的,用不着断,但是善业被烦恼系缚了,被烦恼捆起来的,把能够缘它的烦恼断掉,现在所有的烦恼断完了,善业就没有烦恼捆它了,这个善业也算断了。这个断叫缘缚断。
善法不是自性断,不是把善法的体断掉,是把能缘的烦恼断掉,善法是缘缚断断了之后,它体还在,可以现前的。烦恼是要自性断,烦恼断了之后再也不生了。自性断,本身自己的体已经断掉了,再也生不起来了;缘缚断,能缘它的烦恼断了,它本身解除了那些烦恼的系缚。
「四令纯白尽者,谓取前离四静虑,一一地中第九无间思。此有四思,令纯白尽,谓各能永断当地善法故」四静虑四个地,每一个地里边有九品烦恼,每一品烦恼由一个无间道来断。第九品的无间道同时生起的思心所一共也有四个。初静虑有一个第九无间道的思,二、三、四静虑都有第九无间道的思,一共四个思。白业只能是缘缚断。
它们每一个思都能够断当地的善法,假使初禅的第九个无间道,把初禅的善法断完,这是缘缚断,能缘善法的烦恼断了。二地的第九个无间道,把二地的善法断除,乃至四地第九无间道,把四地的善法断除,所以这四个思能使每一地的善法(白业)全部断除。
以上是《俱舍论》卷十六总结,愿师父长久住世,愿正法久住,愿诸佛菩萨加持我们,早日发起菩提心、福慧双增、顺缘俱足、违缘消除、早日通达《俱舍论》教授及心要!
2024.10.13
慧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