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 回复: 2

思惟集谛流转次第-烦恼发生之理

[复制链接]
查看85 | 回复2 | 2025-7-26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何为集谛
2、为何集谛以烦恼为上首
3、什么是烦恼,具体有哪些根本烦恼
4、烦恼如何生起的
5、能生烦恼之因有六,请分别阐述之
6、烦恼有哪些过患
清祥 | 2025-7-27 0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何为集谛?
答;集谛为因,一切善恶业的果皆为集谛之因。1.烦恼发生之理,2.烦恼集业之理,3.死殁及结生之理,
2.为何集谛以烦恼为上首?
答;成办生死之因,虽俱烦恼业,然以烦恼为上首。若无烦恼,虽有宿业超诸量数,如种子,若无阳光水土等缘,定不发芽。如是诸业缺俱有缘,定不发苦芽故。如果有烦恼,纵无宿业,无间新集,取后有故。
3.什么是烦恼,具体有那些根本烦恼?
答;贪境,嗔境现前令心不寂静即是烦恼相。贪、嗔、慢、无明、懝、坏聚见,边執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4.烦恼如何生起,
答;烦恼根本为我们執,有我便有他,如是分已,贪着自党,嗔恵他品,缘我高举,執我常断,于我见等及彼相属所有恶行執为第一。
5.能生烦恼之因有六,请分别阐述之?
答;1.烦恼所依,随眠烦恼不间断,2.所缘,顺生烦恼及。境界现前。3.猥杂,随学恶友非善士夫。4.言教,听闻邪法。5.串习,增长烦恼昔串习力。
6.作意,增益爱非爱相,于无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6.烦恼有那些过患?
答;烦恼于自于他俱有损害,于现于后俱生罪,
感生非一大苦,远离涅槃,退失善法,衰损受用,到大众中,无乐,惧喂,一切恶名流布,大师护法圣者呵责,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他义利。
庆莲 | 2025-7-29 0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何为集谛?
答:苦谛的因就是集谛。是烦恼、业和心结合起来,能招感未来三界生死的苦果。
2.为何集谛以烦恼为上首?
答:因其是业力感果的必需条件,新业造作的根本动力,更是生死相续的源头。
3.什么是烦恼?具体有哪些根本烦恼?
答:烦恼就是不寂静相,不平静,烦躁。
具有:贪(如油著布)、嗔(如火浇油)、慢(居高临下)、无明(未解心、心不明了、不懂)、疑(彼此没有信任)、见(我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六个根本烦恼。
4.烦恼如何生起的?
答:先生无明,后有我执,对自党生贪,对他品生嗔,我慢生起,然后执我是断的常的边见、戒禁取、见取,否认佛说业果、四谛、三宝(即是邪见),最后怀疑到底有没有业果、三宝等(即是疑)。烦恼是这样生起的。
5.能生起烦恼之因有六。请分别阐述之。
答:能生烦恼之因有六,分别是:
①所依。所依的是种子。烦恼种子就潜伏在身心,从没离开,一但遇到事情马上就出来了。
②所缘。所缘的是境。遇到生烦恼的外境,初修者对治烦恼都需要离境,等修到一定程度,再去对境。
③猥杂。就是親近恶知识、恶友,跟恶友一起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就不想再学了等。
④言教。听闻邪法,听了之后就会受影响。
⑤串习。重复做,烦恼接触一次,就等于串习一次…,后来就不能自拔。所以明知是烦恼的事情不能经常去做,烦恼一来,赶紧要断掉它。
⑥作意。妄增益爱非爱相。就是把无常执为常相等,执为常乐我净。
6.烦恼有哪些过患?
答:只要生起烦恼,心就不干净;对所缘境的看法就会颠倒。本来不净,认为是净;本来无常,以为是常;本来无我,却说有我。对自己和他人有损害,对现在将来都生罪。有烦恼就会使身受苦,使心生忧。因为烦恼造业,就会感果,远离涅槃。若起烦恼,就不会行善,令善退失,善法一退失,受用即减退衰败。没有无畏心,到处恶名流布。佛、护法、圣者都来呵斥。临终死相现前,就感忧悔,死后堕于恶趣,自己不能得到暇满大义等等。这些都是烦恼过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