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品受持菩提心小结
先修随喜众善等积集资粮为顺缘之为前行,依次正受持菩提心。发菩提心需营造心灵环境,要积聚资粮、升华自心,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认识到随喜的功德及修行的次第,还有普贤行愿的随喜,我要依此修习随喜心。随喜包括生起由衷地欢喜、接纳、赞叹、欣赏、认同,进一步是仰慕、追随一系列的心行。 我要如何把心升华以发起菩提心呢?认识到升华自心就是要恒顺众生,舍对于众生和自身修行的意义,尤其对身体的执著的严重过患,我要坚定地修习恒顺众生,舍弃对一切的贪著,尤其对身体的执著。破除身见和身执。认识到菩萨道修行的伟大和意义,我愿意无条件地为了恒顺众生奉献自己,面对论述中的各种逆境和伤害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虽然现在还做不到完全地布施内外财,我能接受并决定不断这样观想和修习,来破除修行中最难破的身见和身执。认识到菩萨要给一切众生带去广泛的利益,成为他人菩提道上的增上缘,无我利他的修行是升华自心的关键,我要生起强烈的愿望,众生需要什么就变成什么,并不断地增长利他的能力,无条件地利益一切众生。 认识到过去诸佛如来都是先发愿菩提心,再实践菩萨戒,重 点在于发自内心地以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作为生命的目标。因 此,我要以佛菩萨为榜样,首先发愿菩提心、受菩提心戒,然后 实践菩萨学处,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 我今生能发菩提心是多么的幸运,而且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能除苦果、能灭苦因、能成利乐,我要不断地思惟 此等珍贵幸运及菩提心的无量功德,令菩提心不断增长。 不放逸就是不放纵原有的贪嗔痴的习性,菩提心的修行有两个方面,发起菩提心和实践菩萨行。而放逸的源头是贪嗔痴烦恼,所以为了不让菩提心退失,我要慎持菩提心、慎守学处并尽力断烦恼。 发菩提心是诸佛菩萨智慧观察的推荐,也是我慎重思考抉择的结果,能给我生命带来最大的价值,而舍弃菩提心则会让我长久堕入到三恶趣,损害无量无边众生的利益,在菩萨道上走得很慢,难有登地的机会,所以对此我一定要有胜解,并生起不舍菩提心的坚定决心。通过不断思维:放逸定堕恶趣、放逸佛不能度、放逸易失暇满、暇满 失已难再得、暇满难得之理,放逸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的极大的过患,并丧失暇满人身这一难得修行的机缘,为了不让自己堕入恶趣并长时间丧失修善的机会,所以我一定要努力地防止罪恶。我现在得到了修行菩提心的难得因缘,如果不努力非常愚痴!因为临终必起大忧苦,后世更会堕入地狱等三恶道。得到了修善的机会,却仍堕落恶趣,将后悔无穷。所以,我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高度重视修善,通过实践菩萨行积极地止恶修善。 通过以上思维,我要慎持菩提心和菩萨学处,并奋力断除烦恼,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圆满菩萨学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