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识的假名安立是怎么安立的?
所谓名寻思,就是寻思名言唯是假立,与实事并不相称的。就是《摄大乘论》说的,“由名前觉无,多名不决定”的意思,由名前觉无者,如桌上的花,未给他安立花的名以前,看了此花,决不会知道它叫作花。再说:如有一种从外国来的花,未给他安立名称以前,不会知道它是什么花。如果我们给他随便起一个名称,就说“牡丹花”吧,立起这个名称,我们便叫它牡丹花了。至于一个人,我们也可能给他起一个名字,叫牛,未见得这人会是牛。如果有两个人同名的,未见得两人会成一个人。如一个人有三四个名字,也未见得一个人会成三四个人。可见“名”与“体”并不相称。可见名言唯是假立。这样也就推想一切法唯识的道理了。
2、本有种子与新熏种子各有什么利弊?
至于为什么要成立本有种呢?若不说本有种子,便建立不起五种种姓决定,假使二空智种是新熏的,无性有情,也可以熏起二空智种,小乘种姓也可以熏起法空智种,便没有阐提种性及定姓的声闻独觉了。若没有新熏种子,更不得了。如说一个有情,造了无间业,定堕阿鼻地狱。这人的堕地狱种子,一定是新熏。何以呢?若此人本来有地狱种,他该永远在地狱里,不会爬出来。既然出来了,当然没有地狱种,他便该永不再到地狱里去。他要到地狱里去,地狱种定是新熏起的。换句话说,没有新熏种,堕地狱便该永堕地狱,生天的,便该永远升天,便没有善恶因果,成大过失。因此唯识宗便成立有本有新熏二种,说本有种注重在无漏种,说新熏种注重在有漏业种。
3、安立五种性有什么好处与难处?
好处:佛说有五种种姓,是勉励大乘人,使免退堕的。
难处:谁能自己断定是不是阐提种姓呢?万一我是阐提种姓,纵然修出世法,修到百千万劫,仍然不得出离。不是白下辛苦吗?参禅的人,如果是阐提种性,不是百劫千生,永远也不得开悟吗?如此的说法,会使众生疑惧,很是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