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量有几种?
根现量(比如眼睛见到的)、
意现量(心里觉到的)、
瑜伽现量(有定的情况)、
自证现量(经部唯识的特点,有自证分的逻辑)。
2、各派对现量的定义?
有部(根见家,例如世友):
新生无欺诳(强调根见,不需要识也有量)。
五根所对的境就是现量(根现量、自性分别),例如眼睛直接看到外面是什么东西。
不承许自证现量。
有部(识见家,例如法救):
眼根看不到,但识能见(意现量、心里觉到的),例如眼识见到的量,就是现量。
经部:
离分别心、且新生无欺诳之识(强调是识在见),就是现量。
心王、心所合起来、参与了,现量慧觉。
承许四种现量,但认为:虽然名字是根现量,但实际是靠识来见的。
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是凡夫所有的,瑜伽现量通凡夫与圣者。
唯识:
(尤其假相唯识)认为,根现量、意现量都是被无明习气染污了,
前五根所见、意根所见都是非量。
只有瑜伽现量、自证现量所见才是正确的心,其他都是错乱识。否定了下部派的量。
应成:
现量也叫:显现,根对境,非隐晦法。
仅无欺诳识,即量之定义。
不承许“新生”才是量,不能说仅仅当下是量。
第二刹那也是量。昨天通达的,今天仍然是量。
比如今天学的无我,到明天还是量,这样慢慢才能证到现量。
现量分二:
无分别现量,例如眼睛看到色法。
有分别现量,昨天看到的青色,今天还能想起来,这就是分别心产生的现量。
即,现量无须离分别,亦有有分别现量。
不观待因,于自执受之现前所量不欺诳,
以直接感受力(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等等)能通达之法,即承许为现量。
不承许自证现量。
3、已起现觉时,为什么见及境已无?
“现量”的时间只有一刹那,到了第二念的时候,就已经有分别,落在比量里,早就不是现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