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 回复: 4

第二十二课思考题

[复制链接]
查看100 | 回复4 | 2025-6-19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遍行五法为何具四义?
2、别境五法为何具二义?
3、善十一为何仅具一义?
4、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均不具四义,该如何简别二者?
5、四不定为何仅具一义?
觉乐 | 2025-6-19 0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遍行五法为何具四义?
遍行具足四个义,通三性,遍九地,刹那相续,于心俱起。所以就是遍行,别的不具,所以不摄遍行。

2、别境五法为何具二义?
别境五个法具有两个义:通三性和遍九地,非相续,不俱起。

3、善十一为何仅具一义?
善十一具有一个义:遍九地,不遍三性,又是断断续续的,不是俱起。

4、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均不具四义,该如何简别二者?
根本烦恼有烦恼性,随烦恼有随烦恼性。

5、四不定为何仅具一义?
不定四法,虽然不相续,也不俱起,但是通于三性,不遍九地。
如意 | 2025-6-19 0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遍行五法为何具四义?
答:因为遍行五法,“一遍三性”,不管起的心是善、不善,还是无记都有它,它都要起。“二遍九地”,九地包括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三是相续”,遍行心所是可以继续起的,“四是具起“,心一起,这五个心所都起,是同时的。
2、别境五法为何具二义?
答: 因为别境五法,“遍三性”和“遍九地”。“不是相续”,别境心所就不是继续的起,他们各有个的境。“不是具起”,这五个心所也不是同时起,五个心所各缘的境不同。
3、善十一为何仅具一义?
答:因为善十一,“遍九地”,善心所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不通三性”,善就是善,善就不是无记,也不是不善。“不是相续”,善心所不是继续起的,十一个善心所各是各的,这个善心所跟那个善心所没有连带关系。“不是具起”,善心所不一定跟其他的善心同时起。
4、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均不具四义,该如何简别二者?
答:烦恼心所“有一无四”,初之一门是说有这一项,根本烦恼他就是根本烦恼的性,他不是随烦恼。随烦恼二十“有一无四”,这一门是讲随烦恼的性,所以要立这一门,是为了使他有别于根本烦恼。
5、四不定为何仅具一义?
答:因为四不定,“通三性”,有善、有恶、也可以无记。“非遍九地”比如色界的人就没睡眠,修色界定的时候,起初还有寻伺,后来就没有寻伺了。“非相续”,这四个心所不是互相继续起的。“非俱起”,这四个心所也不一定是同时起。
天涯111 | 2025-6-19 0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遍行五法为何具四义?
答:遍行五法有善恶无记,遍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刹那相续(只要心王生起,五遍行必定同时生起,无前后间隔),与心俱起(只要心王生起,五个遍行心所就会同时生起)。
2、别境五法为何具二义?
答:别境五法,只通三性,遍九地,不相续,也不俱起。
3、善十一为何仅具一义?
答:善十一只遍九地,不通三性,不相续,也不俱起。
4、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均不具四义,该如何简别二者?
答:为了简別根本烦恼和随烦恼,除却四义,又加一个烦恼性和随烦恼性。
5、四不定为何仅具一义?
答:四不定只有善,恶,无记,所以只通三性,不遍九地,不相续,也不俱起。
水中月 | 2025-6-19 0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遍行五法为何具四义?
答:遍行五法具四义是因为通三性,遍九地,刹那相续,于心王俱起。故为遍行五。
2、别境五法为何具二义?
答:别境五法具二义因通三性和遍九地,它非相续,不俱起。阙此二义,故名别境五。
3、善十一为何仅具一义?
答:善十一具一义是因遍九地,不遍三性,又是断断续续的,不是俱起。阙三个义,故名善十一
4、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均不具四义,该如何简别二者?
答:共同点→都是烦恼,四义并阙。不通三性,也不遍九地,不相续,不于心同时俱起。
不同点→根本烦恼是六个烦恼性。是主体。
随烦恼加上一个随字是为了简别根本恼性,随烦恼是从根本快恼上生出来,是支分。
5、四不定为何仅具一义?
答:四不定具一义是因通三性,它不相续,不俱起,不遍九地。故名四不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