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 回复: 2

547-549思考题

[复制链接]
查看77 | 回复2 | 2024-11-13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七一 諸依近分離下地染,諸解脱道亦近分耶?
一七二 初三後解脱,爲什麼「根本或近分」?
一七三 爲什麼「上地唯根本」?
一七四 世道緣何作何行相?
一七五 盡智無間有何智生?
一七六 不動種姓有無無學正見?
一七七 何謂沙門性?
一七八 沙門果體是何?果位差别有幾?
Lisa | 2024-11-14 0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七一 諸依近分離下地染,諸解脱道亦近分耶?
答:近分離下染,初三后解脫
近分有八,四靜慮邊,四無色邊
初禪、二禪、三禪解脫,或是解脫道、或是根本定、或是近分定
四禪及以上決定是根本定
一七二 初三後解脱,爲什麼「根本或近分」?
答:初二三禪,后解脫第九解脫,此三近分,第九解脫,或入根本,或在近分
一七三 爲什麼「上地唯根本」?
答:從第四禪至有頂地,名為上地,此五地近分,第九解脫道,必入根本,故至唯言,此五地近分、根本,同一捨受,離下染時,必欣上地,受受無異,必入根本。
一七四 世道緣何作何行相?
答:世無間解脫,如次緣下上,作粗苦障行,及靜妙離三
若無間道,緣下地法,作粗、苦、障三種行相
若解脫道,緣上地法,作靜、妙、離三種行相
一七五 盡智無間有何智生?
答:不動盡智后,必起無生智,余盡或正見,此應果皆有
利根阿羅漢於盡智后,必起無生智,以不退故;
五種鈍根羅漢,於盡智后,或生盡智,或生正見,無無生智,后容退故
一七六 不動種姓有無無學正見?
答:無學正見,一切無學,無簡鈍利,盡皆有之
一七七 何謂沙門性?
答:無漏道即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為沙門,沙門此云勤息,謂無漏道,以能勤勞息煩惱故
一七八 沙門果體是何?果位差别有幾?
答:有為、無為,是沙門果體;有為果是解脫道;無為果是擇滅
慧如 | 2024-11-25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七一 諸依近分離下地染,諸解脱道亦近分耶?
答:近分離下染 初三後解脫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不一定。初、二、三禪的解脫道,根本定或近分定不一定;但四禪以上的解脫道,一定是根本定。

一七二 初三後解脱,爲什麼「根本或近分」?
答:因為近分定是捨受,根本定是喜受或樂受,要轉變受不容易,要經過一些加行。所以初禪、二禪、三禪的第九解脫道的行者,如果是欣上樂定,爲了要得靜慮現法樂住的,入根本定;若不欣上但爲求解脫的,就不進根本定,近分定也一樣解脫斷煩惱。

一七三 爲什麼「上地唯根本」?
答:“上地唯根本者,從第四禪,至有頂地,名爲上地。此五地近分,第九解脱道,必入根本,故致唯言。謂此五地近分、根本,同一捨受,離下染時,必欣上地,以受無異,必入根本。”
一七四 世道緣何作何行相?
答: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 作粗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無間道緣下地的粗苦障,解脫道緣上地的靜妙離,這樣來離下地的染汙。


一七五 盡智無間有何智生?
答:

一七六 不動種姓有無無學正見?
答:

一七七 何謂沙門性?
答:

一七八 沙門果體是何?果位差别有幾?
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