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 五見之自體云何?
答:我我所斷常,撥無劣謂勝,非因道妄謂,是五見自體
邊見,執斷常;邪見,撥無因果;見取見,執劣謂勝;戒禁取,非因非道妄說為因為道
一八 試述薩迦耶見,經、有二部之不同解釋。
答:有部,有故名薩,身即是有,勿無所緣,計我我所,故說此見緣於自身,緣薩迦耶,而起此見,故標此見名薩迦耶;
經部,壞故名薩,聚謂迦耶,即是非常、和合蘊義,迦耶即薩,名薩迦耶,即五取蘊,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要此想為先,方執我故。
一九 云何執斷、常?
答:於我、我所,執斷、常,名邊執見,斷常名邊,執即是見,依邊起執,邊之執故,依主釋;邊執即見,持業釋。
二〇 云何撥無?
答:撥無因果,名為邪見,邪即是見,名為邪見,持業釋。
二一 云何劣謂勝?
答:於劣謂勝,名為見取,見謂身見、邊見、邪見,執此三見,以為勝故,名為見取,見之取故,依主釋;或執余有漏以為勝者,亦名見取。
二二 云何「非因道妄謂」?
答:非因謂因,非道謂道,名戒禁取。戒謂佛法中五戒等,禁謂外道狗牛等禁,執此禁戒以為因道,名戒禁取。戒禁之取,依主釋。如大自在生主,或余非世間因,妄起因執;投水火等,種種邪行,妄起道執。
二三 解釋「戒禁取」。
答:非因謂因,非道謂道,名戒禁取
二四 云何非因執因二種(依論文釋)?
答:如大自在生主,或余非世間因,妄起因執;投水火等,種種邪行,妄起道執。
二五 非因執是因,云何此見非見集斷?
答:於大自在等,非因妄執因,從常人倒生,故唯見苦斷 執自在等生世間者,必先計度,彼體是常,起常倒;執為一我,起我倒,執常倒和我倒,方起因執,故非因執從常倒和我倒生。常我二倒,唯見苦斷,故彼非因執因,亦見苦斷;以常我倒,身邊見攝,迷粗果故,故見苦斷。
二六 道諦下戒禁取,如何安立?
答:執謗道邪見及疑,為清凈道,此戒禁取,違道諦強,見道諦斷
二七 顛倒有幾?其體云何?
答:顛倒有四,一者非常執常;二者諸苦執樂;三者不凈執凈;四者非我執我。其體即三見,非常執常之體是邊見;諸苦執樂和不凈執凈之體是見取;非我執我之體是身見(我見)。
二八 安立四倒,共具幾因?
答:三因,一者向倒故;二者推度性故;三者妄增益故。
二九 云何四倒不增不減?
答:
三〇 經云有想心見三倒,論但説見,如何通釋?
三一 十二倒是見所斷,抑修所斷?依有部、分别部、經部各别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