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 九十八隨眠中,幾有漏緣、幾無漏緣?
答:見滅道所斷,邪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六能緣無漏,見道所斷和見滅所斷各三(邪見、疑、無明)是無漏緣,其余的92個隨眠是有漏緣。
四五 云何「相應及不共無明」?其體是一是二?
答:相應無明是與見疑相應的無明;不共無明是不與見疑相應的無明。
四六 何故緣滅三惑唯緣自地滅?
答:九地中,上下相望,非因果故,故緣自地,不緣他地。欲界的三種隨眠僅緣欲界諸行擇滅,乃至有頂三種隨眠,唯 緣有頂諸行擇滅。
四七 詳細説明「緣道六九地」。
答:
緣道六地:未至地定、中間定、四根本定;
緣道九地:六地再加三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想有處)。
四八 何謂法智品道、類智品道?
答:
法智品道,可緣欲界和色界;
類智品道,可以色界和無色界。
四九 細釋「由别治相因」,此句説明什麼問題?
答:解釋緣道的六九地是通過兩種方式,一是相因,由互相望為同類因;若緣法智即緣六地,以六地道,各互相望,同類因故;若緣類智,即緣九地,以九地道各互相望,同類因故。
二是別治,類智品不治欲界,名別治。
五〇 法智品道能治色、無色,何故不爲八地各三隨眠所緣?
答:法智品道非此皆能治色無色,苦集法智品,非彼對治故,上界苦集細,欲界苦集粗,緣粗不可斷細,故緣欲界苦集,不能治上界。緣細可以斷粗,故滅道法智,能治上界。
五一 詳釋論文「即由此因,顯遍行惑,有緣諸地苦集無遮,境互爲緣因,非能對治故」,此段文説明什麼問題?
答:苦集可以緣諸地,因為境互為緣因,因為是因果關係,不能對治
五二 什麼叫非無漏緣惑?其體有幾?
答:滅諦下和道諦下的煩惱不緣滅諦和道諦。
五三 非無漏緣惑爲什麼不緣無漏?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