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底峡尊者在精通密法后,为什么进一步钻研学习以“律藏”为主的显教?
“戒律”才是圣教的根本,如果戒律清净,圣教就能延续;没有戒律,纵使密法兴盛也不能代表什么。
2.阿底峡尊者如理修行获得教证的功德,解释一下佛教中“功德”的内涵?
以佛法的角度来说, 主要的功德可以分为“教”、“证”两种 : 要先精通教理, 进而实修, 才能生起证量。世人通常会把长寿、无病或有钱等视为功德, 但就佛法而言, 这些都不算是功德。
佛所说的一切圣教, 都统摄在律、经、论三藏当中 ; 而三藏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戒、定、慧三学。透由闻思律、经、论三藏, 在实修后便能生起戒、定、 慧三种功德, 所以证功德可以总摄在“三学”当中。三学是佛法中最主要的功德,至于神通、神变只是普通的功德,而非主要的功德。
3.阿底峡尊者具有戒学的情形分哪三种律仪而说的?
一、具有最胜别解脱律仪;
二、具有菩萨律仪;
三、具有金刚乘律仪。
4.菩提心的教授主要有哪两种?传承情况如何?
一、由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论师的“七因果教授”, 这是广行派的传承;
广行派师承简介:释迦世尊传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传无著菩萨,无著菩萨传世亲菩萨,世亲菩萨传圣解脱军,圣解脱军传大德解脱军,大德解脱军传最胜军,最胜军传调伏军,调伏军传寂护,寂护传狮子贤,狮子贤传古萨利,古萨圣解脱军利传小古萨利,小古萨利传金洲大师,金洲传阿底峡尊者;
二、由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论师的“自他相换教授”, 这是伟大行派的传承。
伟大行派师承简介:释迦世尊传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寂天菩萨,寂天菩萨传给唉那达里,次由唉传勇金刚,勇传小古萨利、小古萨利传金洲大师,金洲传阿底峡尊者。
尊者依止金洲大师, 学习这两种教授, 最终生起爱他胜己的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