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身对有情有什么功德?
佛身相好,皆由三大阿僧祗劫福德资粮之所成。
故佛相令观者无厌足,如观澄海,能涤除烦热,心生清净。佛足掌平,凡所经行,不伤虫蚁。如有虫类为佛足所加,其后命尽,即可脱离傍生苦,生诸天上,其事可引证者甚多。声缘身功德,能现十八种神通变化。初地菩萨身功德,能见百佛,到百世界闻法度生。递至十地,能见百千万亿佛,化身三千世界闻法度生。然皆须先作意,佛则任运度生。
2、佛语对有情有什么功德?
“尽世界中所有有情,于一时中,各以异义而见质问。佛以一刹那心相应之慧而领摄已,即以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各领知为答自语。于兹甚奇稀有之德,当思念之。如《谛者品》云:‘此诸有情了义语,多种一时来问难,心一刹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复,如是当知佛于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
人天诸苦厄,极善转于妙法轮。’”
佛以一圆音,能答解各世界有情同时异义之问难,使尽得满所欲闻,随类得解。如佛说无常,在问无常者,固知其答己之问。而在问出离心者,亦能解其所问之疑。乃至各别国土,各别方言,异类旁生,一切语言,闻佛之音,无不了解通达,即如《谛者品》(为《宝积经》中之一品),本为加持牟底外道而说,其余闻者,亦皆得满意。
故闻佛语,随类皆得满足欢喜,思时能除烦恼,普被三根,同得利益。
3、佛意对有情有什么功德?
“有智德悲德二种。智德者,于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悉能了知,无碍而转。一切所知,佛智能遍,除佛而外,余者则所知宽广,智狭而莫能遍也。”
“如彼赞(麻的止遮《赞应赞》)云:‘唯有以佛智, 遍一切所知(佛智遍所知),除佛余一切,唯所知增 上。’又云:‘三时所摄法,一切种相者(于一切种相),如持庵摩罗,佛心所行境。诸法动非动,一 及种种别,( 谓 一 与 异 ) 如风 行空中,佛心无滞碍。’”
“悲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则无自在。能 仁为大悲系缚,亦无自在。若见众生有苦恼者,大悲无间相续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