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师父

95、课

[复制链接]
妙悟 | 2025-3-6 0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如何保护您的皈依体?有什么好处?
答:要保护好自己的皈依体,必须做好皈依后的学处,包括遮止学处、奉行学处,和共同学处。
遮止学处分三:
皈依佛,不皈依余天外道。
皈依法,不损害有情。
皈依僧,不与外道共住。
奉行学处分三:
敬佛像:不评论佛像,不把佛像放在不净处,不典当质押佛像,不把佛像当做装饰品或者玩具。
敬佛经:凡四句偈以上之法,皆当恭敬。不把佛经放在露地或污秽处,不典当质押佛经,不把佛经和鞋袜衣服并持。
敬僧宝:我们恭敬的是僧相,不呵毁或分彼我派别而兴仇视,不看僧宝的过失,不轻视劣比丘。
共同学处分六:
随念三宝的功德数数皈依。
随念三宝的恩德勤行供养。
随念三宝的大悲,劝他人也皈依。
凡所作事,及有所需,启白三宝。
念皈依的胜利勤修皈依。
乃至失命皆不舍离三宝,虽为戏笑,亦不说舍离三宝之言。
皈依的好处:
依《摄抉择分》有八:
获广大福、获大欢喜、获殊胜三摩地、获大清净乃至解脱、获大守护、一切邪见障难轻微、入正士数、得上师和同梵行者以及诸天净信圣教者的欢喜。
依上师口授有八:
入佛子数、诸戒之本、减灭诸障、获广大福、不堕恶趣、人与非人不能为害、随愿皆成、速得成佛。
2、 什么情况下您会失去皈依体?
答: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依宗喀巴大师,两种情况下会失去皈依体。
第一、 为了身命或者财物,舍弃皈依,舍弃三宝。
只要舍弃佛法僧三宝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失去皈依体。
第二、 妄执与三宝相违的大师或者法,与三宝功德无异。比如认为孔子孟子或耶稣和佛陀一样,认为儒教道教或基督教和佛教一样,都是劝人为善的。
3、 何谓三士道之皈依?
答:畏惧三恶道的苦而皈依,为下士道的皈依。
讲粗分四谛法的是下士道的佛宝。
依粗分四谛法,闭三恶趣门的下士道是法宝。无常和恶趣苦是下士道的苦集谛,业果是下士道的道谛,三宝是下士道的灭谛。
和我们一起修粗分四谛法的是下士道的僧宝。
畏惧轮回的苦而皈依,为中士道的皈依。
讲细分四谛法的是中士道的佛宝。
依细分四谛法,解脱生死的法,是中士道的法宝。
和我们一起修细分四谛法的是中士道的僧宝。
悲悯众生,为了利益有情而皈依,为上士道的皈依。
开示双离轮回涅槃的是上士道的佛宝。
双离轮回涅槃的法,是上士道的法宝。
和我们一起修行双离轮回涅槃法的,是上士道的僧宝。
海慧 | 2025-3-6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保护您的皈依体?有什么好处?
答:守护皈依体:必须立誓,皈依佛宁舍生命,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宁舍生命,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宁舍生命,不皈依外道邪众。虽为戏笑乃至财物等任遇何缘,亦不说舍三宝之言。对三宝信仰坚定不移。
皈依好处有,若内心真诚皈依三宝,做我们的依靠处,不是嘴巴上说说,由于依止三宝殊胜力故,有三种大意义。
1,入佛法胜门。佛法是我们觉醒的方法,佛是觉悟的意思,我们真正觉悟了,具足智慧了,脱离生死轮回了,就成佛了。
2,内外灾障不能为害,内,烦恼。外,外面的非人等等的不能为害。
3,所生功德辗转增上,越来越多。
还有前面《摄分出》八种,与《教授出》八种。共16种好处。
2、什么情况下您会失去皈依体?
答:失去皈依体:有释为应遮之三条。1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2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3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还有:1常常不忘:昼三夜三不能忘记三宝。2常勤供养三宝。3及遇舍命因缘也不舍皈依。此六条如有违犯,即失皈依。
又有于上六条加入应行三条,1皈依佛,应恭敬佛。2皈依法,应恭敬法。3皈依僧,应恭敬僧。如不恭敬,即失皈依体。
依据宗喀巴大师规律,
1对共学处犯遇命难不离皈依。此为失皈依正因。
2对共学处犯,不应皈依而皈依,如皈依天神外道等。非正法而认为正法。妄执与三宝相违之大师与法,即犯二许过患,二许,如许孔学与佛法并美。虽未舍皈依,而对三宝认识不坚决,亦失皈依。
除此二者,余条但为违越学处,属于退皈依因,而不会马上失掉皈依。
3、何谓三士道之皈依?
答:皈依有下士道的皈依,有中士道皈依,有上士道皈依,故三士道都有皈依,只是皈依的内容有点区别。区别主要是法,大师都是一样的。
在下士道佛陀给我们开示粗分的四谛法,是下士佛宝。依粗分四谛,闭三恶道门,是下士法宝。修粗分四谛的助伴“道友”跟我们相伴,是下士僧宝。
在中士道三宝,以细分四谛法,生死苦分之:以细分四谛,讲生死方面的,是中士佛宝。
以细分的四谛,来修脱离生死,得到涅槃的法,是中士的法宝。
跟我们同时来修细分四谛,脱离生死的方法的这些同修,是中士的僧宝。
上士道开示双离轮回寂灭者,是上士佛宝。如怕轮回,这是下士道的。怕寂灭,这是中士道的。两个都怕,证个阿罗汉也害怕。
以双离轮回寂灭道的“方法”叫上士法宝。
我们跟希求双离轮回寂灭的师兄们一起修行,这是上士僧宝。
帅雅馨 | 2025-3-7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保护您的皈依体?有什么好处?
不管是生命还是受用、还是说笑话,我们不要因为这些东西而舍皈依,亦不说舍三宝之言。所以我们应该立誓,自己下决定宁舍生命,也不舍三宝,遇到任何缘,乃至失去了生命,皆不舍离皈依,也不放弃对三宝的信心,不说放弃自己的信仰。
宁舍生命,也不皈依天魔外道;
宁舍生命,也不皈依外道典籍;
宁舍生命,也不皈依外道邪众等等;
我们心里要明白:宁舍生命,也不放弃皈依,守住皈依的底线。
2、什么情况下您会失去皈依体?
一、对共学处犯了、舍了“遇到命难因缘也不舍离皈依”这一条,你说:“我不信佛了。”这个时候你的皈依就失去了。
二,对共同学处犯“不应皈依而皈依”一条,
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如果皈依了天神外道等,认为佛跟其他大师是一样的,即失皈依。
非正法而认为是正法,佛的法跟其他法是一样的,也要失去皈依。如道德经、奇门遁甲等跟佛法没关系,你认为那也是佛法,这就是“非法而认为法”,也会失去皈依。
非僧宝,你认为是僧宝,也是一样失去皈依。
三、虽未舍皈依,而对三宝认识不坚决,亦失皈依。

3、何谓三士道之皈依?
皈依,有下士道的皈依,有中士道的皈依,有上士道的皈依。三士道都有皈依,只是皈依的内容有一点区别。
一、下士道之皈依:
下士道的苦、集谛就是无常跟恶趣苦,道谛就是业果,灭谛就是三宝。
下士道三宝:佛陀给我们开示粗分的四谛,是下士佛宝,
依粗分四谛,闭三恶门,是下士法宝,
修粗分四谛的道友跟我们相伴,是下士僧宝。
二、中士道之皈依:
中士道三宝:以细分四谛,讲生死苦方面的是中士佛宝;
以细分的四谛,来修脱离生死、得到涅槃的法是中士法宝;
跟我们同时来修细分四谛、脱离生死方法的这些同修是中士僧宝。
三、上士道之皈依:
开示双离轮回寂灭者,是上士佛宝;
以双离轮回寂灭的道、方法,是上士法宝;
跟希求双离轮回寂灭的师兄们一起修行是上士僧宝。
上士双畏轮回寂灭,上士害怕两个:害怕生死轮回,这是下士道的。
寂灭、证个阿罗汉也害怕,这是中士道的。
水中月 | 2025-3-9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保护您的皈依体?有什么好处?
答:宁舍生命,也不皈依天魔外道。
宁舍生命,也不皈依外道典籍。
宁舍生命,也不皈依外邪众。
假如遇到一个因缘,别人让我不信佛的话,就是杀我也不应舍弃,为了得到财物而放弃皈依,宁舍不要,无意中的笑谈也不应舍皈依。”不管是生命还是受用,我们不要因为这些东西而舍皈依。这些东西最后一定都会舍离的。故当立誓,我们应该立誓,自己下决定,宁舍生命,也不舍三宝,任遇何缘,遇到任何缘,乃至失命,乃至失去了生命,皆不舍离皈依,也不会放弃对三宝的信心。即使说笑话,亦不说舍三宝之言也。
皈依的好处:由于依止三宝殊胜力故,有三种大意义:
①入佛法胜门→皈依是进入佛法最好的方法。佛法是我们觉醒的方法,我们真正觉悟了、真正具足智慧了,真正脱离生死轮回,就成佛了
②内外灾障不能为害→内烦恼,外面的非人等等的都不能伤害我们。
③所生功德辗转增上,你的功德会越来越多。是皈依所得福力(福报力量),与三宝加持力,故使一切疾病魔难消除,一切才能、一切善业,旧有者日益增长,以前做过的善业越来越多,没有做过的善业、或者现在还没做的善业,会新增,会增加得越来越多。
2、什么情况下您会失去皈依体?
答:①如皈天神外道等,天魔外道,认为跟佛法一样,即失皈依。
②非正法而认为正法,失去皈依。如道德经、奇门遁甲那些东西,跟佛法没什么关系,却认为那也是佛法,会失去皈依。
③非僧宝,认为是僧宝,也会失皈依
④遇命难时舍皈依,会失皈依体
⑤不应皈依的地方你皈依了,虽未舍皈依,而对三宝认识不坚决,亦失皈依
3、何谓三士道之皈依?
答:下士道→开示粗分四谛法(苦集灭道),下士道的苦集谛就是无常跟恶趣苦,道谛就是业果,灭谛就是三宝。下世道的人怕轮回,希求人天福报皈依。
中士道→三宝以细分四谛法、生死苦分之,以细分四谛,讲生死苦方面的,以细分的四谛,来修脱离生死、得到涅槃的法,中士道的人怕寂灭,希求解脱皈依。
上士道→开示双离轮回寂灭者,是上士佛宝;以双离轮回寂灭的道、方法,上士道的人畏轮回,畏寂灭,希求成佛,发菩心皈依。
觉乐 | 2025-3-11 0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保护您的皈依体?有什么好处?
虽至舍命,乃至谈笑,不舍皈依。盖生命财物,终有舍时,若为命财而舍皈依,皈依体失,救护力量亦随之而失,一切生中,受苦无救,故当发生决定,任遇何缘,不舍皈依。
若内心真诚皈依,非仅口说,由于依止三宝殊胜力故,有三种大意义:
一、入佛法胜门,二、内外灾障不能为害,三、所生功德辗转增上,是为皈依所得福力,与三宝加持力,故使一切疾病魔难消除;一切善业才能,旧有者日益增长,未有者新增。

2、什么情况下您会失去皈依体?
如皈天神外道等,即失皈依,非正法而认为正法亦同。遇命难舍皈依,是为失皈依正因。妄执与三宝相违之大师与法,即犯二许过患(刘衡如记,二许,如许孔学与佛法幷美是),虽未舍皈依,而对三宝认识不坚决,亦失皈依。

3、何谓三士道之皈依?
在下士道开示粗分四谛法者,是下士佛宝,依粗分四谛,闭三恶道门,是下士法宝,粗分四谛助伴,是下士僧宝。在中士道三宝,以细分四谛法生死苦分之。上士双畏轮回寂灭,开示双离轮回寂灭者,是上士佛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