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师父

97、课

[复制链接]
吉祥如意 | 2025-3-11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佛身功德如何利益有情?
  答:念佛身功德,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紫磨金色,光明为性,常光数丈,使人瞻仰无厌,见佛相者,能止恶生善,种成佛因。又佛能普及十方,随类现身,在南洲现十二种事业差别不同,无有穷尽,于他方世界,亦复如是。又能随有情根器,或现佛身、或现菩萨身、或现声缘身、或现梵天王转轮王等身,应机施教,不一其相。其为凡夫虽现丈六金身,而实广大无量。昔有菩萨以神通力,欲测佛相,曾自化身四万由旬,尚不能见佛顶,又飞身超过百千万亿佛土(世界),仍不能见佛顶,佛身之广大无边,即此可想。复次,佛身功德,又可作语意功德,如现臂放光说法,毛孔放光说法,肉顶放光说法,各在无量世界示现十二种事业,一一毛孔能现无量佛刹,一一佛刹能示无量教化,又能使无量佛刹纳于一芥,俱不可思议也。又佛衣离身常距四指,足不践地,常离地四指,而莲印加持地上所经微虫,七日受乐,终脱旁生苦。入浴,水不沾身,血肉筋骨皮肤,无有垢秽,以智为性,佛光所至,热狱化凉,寒狱化温,六道诸苦,无不顿息,以上为佛身神通。
2、佛语功德如何利益有情?
  答:六十妙音,为佛语神通,一音能说众法,故佛事业,以语事业为第一,以开示解脱道,语业具特殊故,佛语无远弗届,昔目犍连尊者曾测佛音远近,乃由百步外、百由旬乃至越一世界,迨至九十九世界莲花佛国,闻佛说法音,等无差别。
3、佛意功德如何利益有情?
  答:禅定,为佛意神通,世人修定,或能知宿命等,皆受佛禅定力之所加持。佛意功德,总为悲智二分,与声缘共者三十四种,与菩萨共者三十七种,其不共者三十九种,共一百一十余种。如八圣道分,声缘仅得佛之相似一分,不能得真实一分。又如八解脱门,菩萨与佛共者,亦仅得其相似一分。至相似亦不能共者,如十力、如四无畏、十八不共佛法,详见《庄严经论》。阿底峡云:“佛智于一刹那能遍了知一切境界。”但此说经部有部不尽承受,以为佛智固属便知,而一刹那不能遍一切所知,须经过分别,乃能遍于一切,否则所知为有边际,此处所谓一刹那遍一切者,谓佛一念遍深广真俗二諦,如瓶属俗諦方面,瓶支因相、果相、质料、白色、他色等异门种种,佛一刹那便知,同时于瓶之真谛方面,其甚深不可量者,如法性体与真空性体等无有异,如滴水与海水之法性无二之甚深义,亦清晰显现。故佛与声缘智有不共之分,非智体各别,乃同一智,程度有分别耳,如一宝放各种光,随用异名然。
具慧 | 2025-3-13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佛身功德如何利益有情?答:念佛身功德,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紫磨金色,光明为性,常光数丈,使人瞻仰无厌,见佛相者,能止恶生善,种成佛因。
    佛身功德,又可作语意功德,如现臂放光说法,毛孔放光说法,肉顶放光说法,各在无量世界示现十二种事业,一一毛孔能现无量佛刹,一一佛刹能示无量教化,又能使无量佛刹纳于一芥,俱不可思议也。又佛衣离身常距四指,足不践地,常离地四指,而莲印加持地上所经微虫,七日受乐,终脱旁生苦。入浴,水不沾身,血肉筋骨皮肤,无有垢秽,以智为性,佛光所至,热狱化凉,寒狱化温,六道诸苦,无不顿息,以上为佛身神通。
  • 佛语功德如何利益有情?答:六十妙音,佛语神通,一音能说众法,故佛事业,以语事业为第一,以开示解脱道,语业具特殊故,佛语无远弗届,昔目犍连尊者曾测佛音远近,乃由百步外百由旬乃至越一世界,迨至九十九世界莲花佛国,闻佛说法音,等无差别。
  • 佛意功德如何利益有情?答:佛意功德总为悲智二分,与声缘共者三十四种,与菩萨共者三十七种,其不共者三十九种,共一百一十余种。阿底峡云:“佛智于一刹那能遍了知一切境界。”
  • 吉祥如意 | 2025-3-31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佛身功德如何利益有情?
    答:佛身相好,皆由三大阿僧祗劫福德资 粮之所成。据《入行论》说,一毛孔功德胜过一全世间福德 (包转轮王、声缘功德在内)。总全身毛孔功德百万倍之, 不及一相好功德。白毫相以下,共有三十相好,总功德之百万倍,方及白毫相功德。肉顶相功德,又过白毫相功德百千万倍。故佛相令观者无厌足,如观澄海,能涤除烦热,心生清净。佛足掌平,凡所经行,不伤虫蚁。如有虫类为佛足所加,其后命尽,即可脱离傍生苦,生诸天上, 其事可引证者甚多。声缘身功德,能现十八种神通变化。初地菩萨身功德,能见百佛,到百世界闻法度生。递至十地,能见百千万亿佛,化身三千世界闻法度生。然皆须先作意,佛则任运度生。
    2、佛语功德如何利益有情?
    答:佛以一刹那心相应之慧而领摄已,即以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各领知为答自语。于兹甚奇稀有之德,当思念之。如《谛者品》云:“此诸有情了义语,多种一时来问难,心一刹那遍了知,即以一音 各答复,如是当知佛于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人天诸苦厄,极善转于妙法轮。”
    佛以一圆音,能答解各世界有情同时异义之问难,使尽得满所欲闻,随类得解。如佛说无常,在问无常者,固知其答己之问。而在问出离心者,亦能解其所问之疑。乃至各别国土,各别方言,异类旁生,一切语言,闻佛之音,无不了解通达,即如《谛者品》(为《宝积经》中之一 品),本为加持牟底外道而说,其余闻者,亦皆得满意。了义经谓具足理论之语,《广论》引《百五十颂》云: “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息贪如雨云,拔瞋如金翅,破痴如日光,摧慢如金刚,见谛故无欺,无倒故随顺,善缀故易解。”故闻佛语,随类皆得满足欢喜,思时能除烦恼,普被三根,同得利益。
    3、佛意功德如何利益有情?
    答:有智德悲德二种。智德者,于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悉能了知,无碍而转。一切所知,佛智能遍,除佛而外,余者则所知宽广,智狭而莫能遍也。
    悲智二者,皆属佛之意功德。佛之智遍一切境,是为智德。佛为一切众生,令得解脱,是为悲德。智德中凡如所有性,藏文为如所观性,亦即真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