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师父

126、课

[复制链接]
妙悟 | 2025-6-14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信师兄
1、思维苦有什么好处?
答:苦有五种好处:
1、能生厌离心
2、能催傲慢心
3、能发大悲心
4、思苦即能止恶
5、亦即能修善
2、为什么世出世间之功德皆是止观之果?
答:如是《解密深经》亦云:慈氏,或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间岀世间一切善法,当知亦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之果。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
3、生为什么是所有苦的所依?
答:
一、生为众苦所随。谓地狱有情,及一类纯苦之饿鬼,并胎生卵生之四。彼等于生时,即具多种猛利苦受而生也。
二、生为粗重所随。谓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随顺和合,于善安住无所堪能,亦复不能随欲而转。
三、生为众苦所依。依于三界而受生故,老病死等苦便增广。
四、生为烦恼所依。谓若生世间,于贪嗔痴境三毒自生,由此身心极不寂静,唯苦无乐,以诸烦恼从多门中逼迫身心也。
五、生为不随所欲法尔离别。谓一切生之边际,莫越于死,虽非所欲,但能令受苦。于彼等苦須数数而思之。
水中月 | 2025-6-15 0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思维苦有什么好处?
答:能思苦功德①能生厌离心②二能摧傲慢心,③能发大悲心④思苦即能止恶⑤能修善法。思苦是生菩提心的方便,菩提心属于有为法,由缘而起,从观人身难得,乃至思维苦等,盖由观自他之苦,希求自他得脱离,菩提心即能发生。
2、为什么世出世间之功德皆是止观之果?
答:《解深密经》云:慈氏,或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亦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之果。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
3、生为什么是所有苦的所依?
答:生是一切众苦之根,只要有生,一切苦都会随之而来,苦苦,坏苦,行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诸多苦。
①生为众苦所随,谓地狱有情,及一类纯苦之饿鬼,并胎生卵生之四。彼等生时,即具多种猛利苦受而生。
②生为粗重所随,谓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随顺和合,于善安住无所堪能,亦复不能随欲而转,各种烦恼都会生起。
③生为众苦所依,即成苦处。不问人天,有生即有 老病死等相随。色界以上,虽仅有死,而无老病,然老病 种子仍等流潜在,轮回一转,老病又复现行。依于三界而受生故,老病死等苦便增广。
④生为烦恼所依,谓一受生,便有贪嗔等境,三毒随 类而发。复由多门发生烦恼,使身心不能安适。
⑤生为不随所欲者,指法尔离别之死而言,有生即有 死,生之边际即死,虽非所欲,而不能离。且使唯受众 苦。如是众苦,应数思维,特别处胎苦,有秽浊、黑暗、 恶臭、压迫、束缚诸苦,等于地狱。
FS慧宏 | 2025-6-20 0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苦有五种好处:
1、能生厌离心(出离心)
2、能催傲慢心(能摧我慢)
3、能发大悲心(悲悯心)
4、思苦即能止恶
5、亦即能修善
答2:《解深密经》云:慈氏,或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亦是此(奢摩他是指止)(毗钵舍那指观)之果。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指止和观)随顺,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
答3:生为一切苦的根源。只要有生,就有很多的苦随之而来,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五阴炽盛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