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课:
1、贪与嗔有什么不同?
答:贪的所缘是喜欢的内有情五蕴或外色声香味触等五欲。
贪的体相是缘内外悦意的境界随逐耽着,耽着贪恋自己所缘境后,内心与所缘境难以分离。
比如,贪执某人时,几天不见,就开始耽着,一心盼望相聚,无法平静,见面后又恋恋不舍,不愿分离,诸如此类,便是贪烦恼之相。
瞋的所缘是有情、苦受、以及能生苦之处~~刀杖荆棘等。《俱舍》说:“有情、与苦及生苦之处,三者合而成瞋境。”
瞋的体相是对有情、苦受或者导致苦受的器具生起恚恼之心,心渐粗猛,对这些与自己意愿相违的所缘境,内心想作损害。
比如,心里想着仇敌如何损害自己,而生起了瞋恨心与粗猛心,想报复仇敌,或者荆棘刺伤脚时,对荆棘生起了恚恼心,想铲除荆棘。平时如果身心稍有苦受,或者外境稍有干扰时,马上就会发脾气,这是缘苦受生起的恚恼之心,应该时常观察自己是否在起瞋心。
2、慢之所缘是何?
答:慢的所依是萨迦耶见,慢的所缘是于外(五欲)内(智慧)的高下好恶,令内心高举,外露高傲之相。
3、中士道之无明具体指什么?
答:无明者,于四谛、业果、三宝之自性,心不明了,具有无知染污者也。
《俱舍论颂疏》说:“无明为体,烦恼不净,名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