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组华藏
略论释:思考题:
1:六想指什么?
答:六想是指在听闻佛法中:一:於己须知如病人想:如於听法不能親切,应白作病者想,,且应於己作真病想。二:於说法者作医师想:於己身患重病,得此良医,起大欢喜,随言而听,恭敬如是,於说法师亦当如是。三:於教法生起药物想:於医师所配药方,深生珍重。四:於修行生起疗病想:如病者自知不服药方,病不能瘳,即便饮用。於说法所示之教授,若不修行,终不能摧伏烦恼,故应殷重修持。五:於如来作正士想:随念说法者如薄伽梵,生起敬重。六:於正法眼生起久住想:法之久住与否,说法者与听法者之如理与否。故依前五想之后,覆作此想。
2:为什么六想能对治三过?
答:三过者:一:覆器:二:不净,三:漏罅:
三过的产生主要是在听法时我们没有把自已要当作病人等六种想。如果把六种想好好地思维修习,把自己当病人想,於说法者当医师想,於教法起药物想,於修行作疗病想,於如来作正士想,於正法眼起久住想:就会断覆器,断不净,断漏罅。譬如自已真正病了,到医院找医生,自已就会十分珍惜医生的诊断处方及告戒,把医生的话视作珍重,依医言而行。同样自己在修行路上,如你真正想得到解脱,就会按此六种想去对治三过。由衷赞叹宗大师及各大德们的聪明智慧!
3:如何修六想?
答:一:於己须知病者想:把自己当作病人。要想治病就要相信医生,自已想得到解脱,就要对治贪嗔痴等烦恼,而对治贪等烦恼就必须听闻佛法。
二:於说法者作医师想:自己患病,要找医生,医生处方,便觉珍重。自已无始轮回,沉弱三有苦海,现逢师说解脱之法,应当恭敬,依其所说之法,如教而行,恭敬承事。
三:於教生起药物想:病者寻医,遵重医嘱,所说药方,深生珍重,方能疗病。为脱轮回,於说法师教诫告授,亦应认为重要,励力珍持,勿以妄念违背而失坏之。
四:於修行生起疗病想:病人不服,医方,病不能愈。於说法所示之教授,若不修行,终不能摧伏烦恼,故应殷重修持。药物医治都有一个疗程。俱行解脱,三大阿僧衹劫,心中常念,如法修行,终当解脱。
五:於如来作正士想:随念说法者如薄伽梵,生起敬重:说法者乃佛代代相传,正士即标准义。依其所说之法而修,依其道有行,决定解脱,定成佛果。
六於正法眼生起久住想:法能否久住,事关说法者与听法者是否如理而行。说法师如理而说,听法者如律而听,心与法相应,如理如法,代代相传,方能久住。
无论说法听法,若将心置於余处,有与法合,则任说者随说何种,皆无有益,必须为自身心抉择而听。
所以修六想一定要自已内心生起对法的殷重心。听法时按规律而听,心与法相应,专注而听。倘心与法相违,则如背死尸然。如何始为相合,当如病者遵守医说,不可稍违。云何抉择而听,谓闻说善法,须按与己是否相合,而生起惭愧。谓之抉择。并将所讲如依止善知识法,及菩提心等教授,作为切己反省,如尚未合,则加精进。
听闻正法忆念思维发菩提心。勇猛精进,断覆器等过,而为听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