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9| 回复: 8

143、课

[复制链接]
查看139 | 回复8 | 2025-7-22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
3、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具慧 | 2025-7-23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答:寿尽死者以先业所引之寿一切皆尽,时至而死。福尽死者,如无资具而死也。福尽死缺少一切受用,缺衣少食,饿死,冻死,病死,都是缺少受用而死,或是由前业福根之所引。二者区别:寿尽死是由先业所引,如世间人所说命中已注定。福尽死,现世培福即可改变受用,不至缺衣少食或是药物而死。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答:如食过量而死之类共有九种即:一、食无量,二、食不宜,三、不消复食,四、生而不吐,五、熟而持之,六、不近医药,七、不知于己为损为益,八、非时非量,九、行非梵行。
3、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善心死由自忆念或他与信等善法相应而死。粗分心时,身边有善友助念,或平日数数串习气善法。即善心现;
恶习强则恶心现;如果善恶相等,视平日善恶哪个先习,先习者必压后习者,所平日多习所习之力强者而取后有,所以最后粗气未出以前自忆念善法或他教忆念善法最为重要。当在三口粗气出后,细分心未出前,提起下中上三心,即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虽有恶业,亦可以善念压伏。生前数数串习善法其及重要,在死现前时善念恶念决定去往何处。
妙悟 | 2025-7-24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藏师兄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
答:其寿尽死者,因前业引起之寿量,原有定限,昼夜出息,约有万余,如是出息,遂减寿量至尽而死。
其福尽死者,一切受用,皆由前业福根之所引,世之缺乏衣食而死,即为福尽而死。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
答:不平等死是:如食过量而死之类是,此与福尽,皆属非时死,共有九种,即:
一:食无量。二:食不宜。三:不消復食。四:生而不吐。五:熟而持之。六:不近医药。七:不知于己为损为益。八:非时非量。九:行非梵行。
除此之外,尚有传染病,往不宜处,非时行等。又作不习惯事,即可怖事。凡世俗之修延寿法,均对非时死而言,如寿尽则法亦无效。
3、死心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死心者,信等善心及贪等不善心。此二心者,或依自力,或依他使念,于想粗转之中间令心发起。
死心分粗细二分,粗中又有善不善二种。善心死者,由自忆念,或他与信等善法相应而死。因粗分心通善,不善,无记,故死心以粗分为转移,细分则不分三性。粗分心即四大收摄,直至最后三口粗气出后,细分心出后乃死,死即随业转。当在三口粗气出后,细分心未出前,提起下中上三心,即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虽有恶业,亦可以善念压伏。
否则视平日习气如何,如善心强,则善心现,恶习强则恶心现,如善恶相等,则视平日善恶何者先习,先习者必压后习者,故唯视平日多习,届时即随所习之力强者而取后有,,喻如前引渡船之例。故于最后粗气未出以前,不论自忆念善法,或他教忆念善法,最为扼要。
妙悟 | 2025-7-24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
答:寿尽死,指的是由先业所引的这一期的寿,暖没有了,识也离开了,时至而死,属于寿终正寝,正常死。
福尽死,指的是无资具而死。由先业所带来的这一期的福报,福尽而死,如饿死、冻死、病死。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
答:有九种。
第一、饮食无量。饮食无度,吃的过多。
第二、吃了不适宜的东西。
第三、未消又食。吃进去还没消化,又接着吃。
第四、生而不吐。吃了不消化,又不吐出来。
第五、熟而持之。吃进去消化了,又拉不出来,便秘。
第六、不近医药。没碰到好的医生。
第七、非时非量。不合适的时间运动,如冬天爬枯树,以及作自己不擅长的运动,如跳高。
第八、不知道这件事情做了后,对自己是好还是坏。
第九、行非梵行。不节欲,房事过多。
此外,还有感染传染病,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作不习惯事,密室探险,野外探险,被恐怖游戏吓死等。
3、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一)自力,善恶习气。
善习的力量强,就会生起善念。恶习的力量强,就会生起恶念。
如果善恶习气均等,则平日先作的必定会压伏后作的。
(二)他力,他人帮助。
在别人的帮助下,自己提起了正念。
枝儿 | 2025-7-25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
答:寿尽死,是由过去生的业力所引的这一辈子的寿,身上暖没有了,识也离开了,寿命也就尽了,属于寿终正寝,正常死。

福尽死,指的是生活中的一切受用所需,都是前世业力福报带来的。世间那些缺少衣服饮食等如饿死、冻死、病死、热死等这些情况就是因福报耗尽而死。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
答:有九种。

第一、食无量。过度饮食,吃的过多。

第二、食不宜。吃了不适宜的东西。

第三、不消复食。吃进去还没消化,又再次进食。

第四、生而不吐。吃了不合适的东西不消化,又不吐出来。

第五、熟而持之。吃进去的东西不易消化,拉不出来,便秘。

第六、不近医药。没碰到好的医生药物。

第七、不知道这件事情做了后,对自己是有益呢 还是有害处。

第八、非时非量。不合适的时间运动,如晚上走悬崖峭壁,冬天爬枯树,以及做自己不擅长的运动,如跳高。

第九、行非梵行。比如古代的皇帝三宫六院 房事太多没有节制而死。

除了这些此外,还有感染传染病,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作不习惯事,密室,野外探险,鬼屋被恐怖冒险游戏吓死的等等。

3、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一、自力,看你这一生平日里的善恶业习气如何。
如善业习气的力量强,就会生起善念。恶业习气的力量强,就会生起恶念。
如果这一生造的善恶业是相等,则看你每天醒来时第一件事做什么?是第一发善念或者恶念?先做的那件事情一定会压伏后面做的。所以看你平日修行串习的习惯,死的那一刻,心识会被平日熏习力量强的(善或恶)业,所主导死后投生的去处。

二、他力:在别人的指导提示的帮助下,使自己提起了善念。
明贤 | 2025-7-26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3课: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
答:有寿尽而死,有福尽而死。
寿尽死:因前业引起之寿量(例如,人寿80、狗寿20、苍蝇1年),原有定限,昼夜出息(一呼一吸),约有万余,如是出息,逐减寿量至尽而已。
福尽死:一切受用,皆由前业福报之所引,世之缺乏衣食而死(饥无食、寒无衣、有病没钱治、天热没空调等),即为褔尽而死。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
答:不平等死与福尽死,皆属非时死。共有九种:
①食无量(吃太多,胀死,噎死)。
②食不宜(吃了有毒的,不应吃的东西)。
③不消复食(因为饮食不平和,导致消化不了,如果还继续进食,会引起各类疾病)。
④生而不吐(不消化又吐不出来)。
⑤熟而持之(大小便排泄不出来)。
⑥不近医药(遇不到好医生,不愿意看病)。
⑦不知于己为损为益(不知该事做了,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不知取舍)。
⑧非时非量(不合适的时间出去活动,跳高,晚上走在悬崖边)。
⑨行非梵行(古代黄帝房事过多)。
除此之外,尚有传染病,往不宜处,非时行等(如夏履悬岩,冬攀枯树),又作不习惯事(不是跳高运动员的跳高等),又做可怖事(如犯险之类)。

3、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行善或不善之人在命终时,或者自己忆念先前所串习的善或不善,或者以他人的因缘令自己忆念。
生前对何种法串习的多,这时对此法的念力就强大。比如生前对善法串习多,临命终时善念强,心缘善法流注,恶念都会忘失;反之,生前若对不善法串习得多,临终的恶念力强,必缘着恶法转,善念会忘失。
临命终时,心只忆念生前串习多或力量强的法,其它都会忘失。
FS慧宏 | 2025-7-26 0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
答:寿尽死以先业所引之寿、一切皆尽,时至而死也。福尽死.无资具而死也。有病没钱看病买药而病死。还有夏天热死的,冬天冻死的,还有饿死的、都是福尽福报没有了缺衣缺钱缺食导致死的。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
答不平等死共有九种属于横死:
一:食无量。吃太多。二:食不宜,吃了不适合的食物。三:不消復食。吃不消化的东西。四:生而不吐。吃了不好的吐不出来。五:熟而持之。不消化便秘。六:不近医药。遇不到好的医生和药。七:不知于己为损为益。不知道这件事对自己有益还是无益处。八:非时非量。晚上去爬山,早上睡到中午起。九:行非梵行。
除此之外,尚有传染病,往不宜处,非时行等。又作不习惯事,即可怖事。凡世俗之修延寿法,均对非时死而言,如寿尽则法亦无效。
3、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一:自力:由自忆念皈依,四无量心等善法相应而死。
二:他力:在粗分心时,需要他人提示,善心才能现出。否则根据平时串习的善与不善习气而定。善心强则善心现。恶心强则恶心现。
如果善恶相等。则视平日善恶那个先习,先习者必压后习者。故平日多习皈依,观自化身文殊菩萨等善法。届时随所习之力强而取后有。
故于最后粗气未出前,不论自忆念善法或他教忆念善法,最为扼要。
恶心死者、死时的各种放不下,如财富,亲人等喜爱之物。

密胜 | 2025-8-2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第143课: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
答:有寿尽而死,有福尽而死。
寿尽死:因前业引起之寿量(例如,人寿80、狗寿20、苍蝇1年),原有定限,昼夜出息(一呼一吸),约有万余,如是出息,逐减寿量至尽而已。
福尽死:一切受用,皆由前业福报之所引,世之缺乏衣食而死(饥无食、寒无衣、有病没钱治、天热没空调等),即为褔尽而死。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
答:不平等死与福尽死,皆属非时死。共有九种:
①食无量(吃太多,胀死,噎死)。
②食不宜(吃了有毒的,不应吃的东西)。
③不消复食(因为饮食不平和,导致消化不了,如果还继续进食,会引起各类疾病)。
④生而不吐(不消化又吐不出来)。
⑤熟而持之(大小便排泄不出来)。
⑥不近医药(遇不到好医生,不愿意看病)。
⑦不知于己为损为益(不知该事做了,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不知取舍)。
⑧非时非量(不合适的时间出去活动,跳高,晚上走在悬崖边)。
⑨行非梵行(古代黄帝房事过多)。
除此之外,尚有传染病,往不宜处,非时行等(如夏履悬岩,冬攀枯树),又作不习惯事(不是跳高运动员的跳高等),又做可怖事(如犯险之类)。

3、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行善或不善之人在命终时,或者自己忆念先前所串习的善或不善,或者以他人的因缘令自己忆念。
生前对何种法串习的多,这时对此法的念力就强大。比如生前对善法串习多,临命终时善念强,心缘善法流注,恶念都会忘失;反之,生前若对不善法串习得多,临终的恶念力强,必缘着恶法转,善念会忘失。
临命终时,心只忆念生前串习多或力量强的法,其它都会忘失。
明贤 | 2025-8-2 12: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3课:

1、寿尽死与福尽死有什么区别?
答:有寿尽而死,有福尽而死。
寿尽死:因前业引起之寿量(例如,人寿80、狗寿20、苍蝇1年),原有定限,昼夜出息(一呼一吸),约有万余,如是出息,逐减寿量至尽而已。
福尽死:一切受用,皆由前业福报之所引,世之缺乏衣食而死(饥无食、寒无衣、有病没钱治、天热没空调等),即为褔尽而死。

2、不平等死是什么不平等而死的?
答:不平等死与福尽死,皆属非时死。共有九种:
①食无量(吃太多,胀死,噎死)。
②食不宜(吃了有毒的,不应吃的东西)。
③不消复食(因为饮食不平和,导致消化不了,如果还继续进食,会引起各类疾病)。
④生而不吐(不消化又吐不出来)。
⑤熟而持之(大小便排泄不出来)。
⑥不近医药(遇不到好医生,不愿意看病)。
⑦不知于己为损为益(不知该事做了,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不知取舍)。
⑧非时非量(不合适的时间出去活动,跳高,晚上走在悬崖边)。
⑨行非梵行(古代黄帝房事过多)。
除此之外,尚有传染病,往不宜处,非时行等(如夏履悬岩,冬攀枯树),又作不习惯事(不是跳高运动员的跳高等),又做可怖事(如犯险之类)。

3、善心死与恶心死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行善或不善之人在命终时,或者自己忆念先前所串习的善或不善,或者以他人的因缘令自己忆念。
生前对何种法串习的多,这时对此法的念力就强大。比如生前对善法串习多,临命终时善念强,心缘善法流注,恶念都会忘失;反之,生前若对不善法串习得多,临终的恶念力强,必缘着恶法转,善念会忘失。
临命终时,心只忆念生前串习多或力量强的法,其它都会忘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