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 回复: 3

151、课

[复制链接]
查看91 | 回复3 | 2025-8-15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依何等身才能灭除生死轮回?
2、修何道才可以灭除生死?
3、如何对治烦恼?
明贤 | 2025-8-16 0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51课:

1、依何等身才能灭除生死轮回?
答:以暇满人身才能灭除生死轮回,在有暇身中又以出家身为最好。
我们已得暇满,切莫辜负,应断后有,求究竟乐。一般人徒知怖苦,而不知断苦因;徒知欲乐,而不知造乐因,虽得暇满,多数时间无义空过,如入宝山而空回,实为可惜。

2、修何道才可以灭除生死?
答:先修加行,观皈依境、资粮田,思六道众生如母,求上师加持,愿清净受增上三学,并生起三学功德,与决能解脱之信念。
先从四谛、十二因缘,思维生死根本,由于惑业,惑业根本即为无明,无明即执我之一念是。
由有我执,即有我所执,因此遂生贪瞋,起惑造业。业风鼓动心识,如羽毛随风飘荡,不得自在,遂受生死轮回。
此无明我执,又即在我心中,无明若破,即不起惑,即不造业。不造业,即不受生死,而得解脱。
无明我执如何才能得破呢?唯一在于通达无我之慧。但专恃此慧,亦不能破无明,必须修习禅定。若无禅定力,则不能真得无我慧。故须以禅定力祛除沉掉,得心一境性。禅定在制心向外散乱,专注一趣,然内心颇不易制,故须戒学以调伏外境,外境能调,则内心始调。
无明在心,甚为坚固,非具定之慧,即不能照破无明我执,而无戒又不能得定,故须修三学,缺一不可。

3、如何对治烦恼?
答:颇公极赞《入菩萨行论》谓:“(《入菩萨行论》)中有多要诀,当熟诵之,以与烦恼战。”
噶当大德亦云:“此吾辈与烦恼战争时,战若不胜,则戒不能净。”
烦恼仇敌,随时伺我(盯着我),随时把我拖入三恶趣,我亦当随时伺彼(盯着烦恼)。
如何观察它呢?即以正知正念随时观心,看自己的心里想什么,遇烦恼一起即识。然欲求正知正念得力,又当先生出离心,认识烦恼仇敌,使一刻也不能在自己的心里生起烦恼。
妙悟 | 2025-8-17 0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藏师兄
1、依何等身才能灭除生死轮回?
答:初即暇满人身,尊遮果米云:暇满难得,正法难闻,应数数思惟。于法不应以一知为足,应抉择而行。我们现在有幸得此暇满之身,应遵从善知识教诲,守护持戒,按善知识教导而修行,修习四谛,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切莫辜负,应断后有,求究竟乐。
2、修何道才可以灭除生死?
答:内道发心,最初即为厌离轮回故名为增上三学。外道未发出离心,其所得果,止于三有顶,贪住于舍受,而不知尚在轮回中业尽仍堕。
内道修四谛中,苦集是所断,灭道是能断。三学则摄尽道谛,以其为趋灭之道故。
3、如何对治烦恼?
答:修习对治四法:
一:对于学处,应当广学,以对治无知。
二:对治不敬重,应先知别解脱戒,值遇甚难。知其难遇,即能生起敬重之心。
三:对治放逸,应以正知正念,随时照顾一切,不问行住坐卧,令与正知正念相应俱行,如前覓人喻,能忆其相貌属于正念,见人即识,即属正知。守戒亦然,正知观照自已,违戒之事偶荫,立即认识,思如犯戒,对自生惭,对人生愧,即能从根本制止。
四:对治烦恼,如觉贪念重,则用不净观,数数对治。如妄念重,则用数息观对治。譬如战争,擒贼擒王,从烦恼重处对法,余惑悉除。
妙悟 | 2025-8-17 0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依何等身才能灭除生死轮回?
答:依暇满人身。
2、修何道才可以灭除生死?
答:修戒定慧三学。
3、如何对治烦恼?
答:
要对治烦恼,必先认识烦恼。
认识烦恼,包括认识烦恼的相、生因、过患。
如果不认识烦恼的相,则烦恼生起,亦不能知。
如果不知道烦恼的生因,则无法根除烦恼。
如果不知道烦恼的过患,则不肯断除烦恼。
(一)以正知正念对治烦恼。
以正知正念驻守岗位,随时观察自心,监视烦恼,烦恼一起即识,随与之斗。
(二)依三学来对治烦恼。
依戒能战胜粗分的烦恼,依定能降伏细分的烦恼,依慧能破除烦恼的种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