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识,指有情。名言识所共许,是说有情所共许的,即世俗名言所共许的名字,都不反对。一说到某个名字,大家都知道。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是说给某个东西所起的名字,不会被叫同样名字的其它东西所破。即给某个东西所起的名字,不会认为是另外的东西。如给能驮着人奔跑的四条腿大牲畜起个名字叫马,不会被认为是驴或牛。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是说所起的名字有自性,被胜义说的无自性所破。 举例:如果说实有的我,就会被胜义无自性所破。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有,如果认为是从自己这边有,就会执著为实有、有自性。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是指依条件而生,或依条件而起。空性,是指依条件而起的事物并无自性,不是实有的。了知缘起义就是空性,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二者就不相违了。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有,名言安立有与空性不矛盾。缘起之义就是无实,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