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温州苍南隐西寺官方网站!
注册
登录
注册
登录
首页
新闻
课件
隐西寺
论坛
功德
学习导引
首页
新闻
课件
隐西寺
论坛
功德
学习导引
隐西寺
»
论坛
›
道次第
›
广论
›
第九课
菜单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师父
第九课
[复制链接]
心愿
|
2024-3-7 0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者中觀師將“有無”分成四種差別,那四句?举例说明。
答:是自性无,但不是毕竟无 ;是名言有,但不是谛实有(自性有);
如:桌子是刹那坏灭的,是自性无,不是毕竟无,桌子是名言有,是自性无,毕竟无,是断无;
實有師等的錯誤根本是在未將“有無”分成四句過失是何?
答:有是自性有,堕入常边;无是毕竟无,是堕入断边;
中观以空性除有(常)邊,以緣起故除無(断)邊,如何操作。
答:无实有,是缘起故,一切法唯缘起安立,无自性;(无实有,去除常边,缘起有,去除断边);
缘起,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是刹那坏灭的,所以,可以断除有边(无实有);
法不是自性有,是缘起有,名言有,去除断边;
眼光要放遠一點,心量要放大一點,情緒要放鬆一點。这三句话如何在生活
中应用。
答:在生活中,学习佛法,应该订立目标,以成就佛位为目标,为了成就佛位,学习三士一切法,在学习过程中,不紧不慢,踏实学习;
回复
举报
慧帆
|
2024-3-7 0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智者中觀師將“有無”分成四種差別,那四句?举例说明。
虽是自性无,但不是毕竟无;虽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
房子是没有自性的,但有能住人等功能的房子是存在的,房子不是没有的。虽然房子的名言是有的,但房子的自性是没有的
2、實有師等的錯誤根本是在未將“有無”分成四句過失是何?
唯識宗以下的一切实事師,认为名言实有,不了解无自性有能安立緣起的道理,堕在常边。
其他外道等则认为无是毕竟无,什么都没有,堕断边。
3、中观以空性除有邊,以緣起故除無邊,如何操作。
万法空无自性,并没有实有不变的东西,所以除去有边;因缘和合即可生万法,除去无边。
4、眼光要放遠一點,心量要放大一點,情緒要放鬆一點。这三句话如何在生活中应用。
把成佛成为终极奋斗的目标,不要贪小为足,因小失大;
学习圆满的成佛次第(三士道次第密宗道次第),不以学某个支分为满足;
始终如一地努力
5、请你叙述一下这次学习的感受。
最大的感受是前进的道路更清晰宽广,对未来更有信心。
回复
举报
清静
|
2024-3-7 0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智者中觀師將“有無”分成四種差別,那四句?举例说明。
答:智者中观师将“有无”分成四种差别:虽是自性无,但不是究竟无;虽是名言有,但不是自性有。
如杯子,虽然无自性,但不是究竟无,名言确实存在个杯子;虽是名言有,名言安立圆形能装水喝的东西叫杯子,但不是自性有,会被打破。
2、實有師等的錯誤根本是在未將“有無”分成四句過失是何?
答:實有師等的錯誤根本,是未將“有無”分成四句,其過失是:认为有,就是自性有;无,就是毕竟无。
3、中观以空性除有邊,以緣起故除無邊,如何操作。
答:空性,指一切法无自性,不是实有,就除恒常有边;缘起,是因缘合和就能生法,除断灭无。缘起就是空性,可在一个事物上安立。如瓷杯,无自性、但因缘合和有;不是恒常存在,会被打碎,除有边;是泥巴等因缘聚合而有,除断灭无。
4、眼光要放遠一點,心量要放大一點,情緒要放鬆一點。这三句话如何在生活中应用。
答: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中,内容上要一点一点地学,但要以成佛为终极目标。为此,心量要放大一点,不能只是简单的闻思修或念诵,而是要花大气力去作,坚信只要精进定能成佛;为了成佛,必须修三士道与密法生圆道。在此过程中,情绪要放松一点,松紧适度、持之以恒,珍惜暇满、励力修习。
5、请你叙述一下这次学习的感受。
答:宗喀巴大师,将圣教心要摄为菩提道次第,为我们指明了从凡夫到成佛的圆满之道;又摄其扼要开示《三主要道》,让我们在修学过程中提纲挈领、抓住要点。学习中的几点感触:
一是要掌握名词内涵。学习之前,认为知道三主要道是什么,应该不会太难吧?但接触后,就感觉只知其名不知其义。比如,常常说出离心,就觉得是出离生死轮回。其实,出离心是通过思维种种痛苦,知苦之因是烦恼,从而生起出离烦恼之心,不再受烦恼控制;如此,所求之果就是解脱生死轮回。
二是学习内容相互关联。比如,要生起出离心,不仅要厌离恶趣,还要对轮回盛事不生刹那希求。为此,通过思维暇满义大难得与无常,消除对现世的贪著;通过思维业果与轮回苦,消除对后世的贪著。而这些内容,都是《广论》的下、中士道所摄。
三是必须紧跟师父学习不掉队。比如,即使生起出离心与菩提心,若无空性正见,不能斩断三有根本的我执,不能获得解脱,更不能成就佛果。唯有通达胜义慧,使所作善业成为解脱与一切智之因,才能获得无上正觉。而其中所涉及的我执、空正见等,都是在已学的内容中。如果对此不了解,就很难理解本论内涵。所以,跟随师父学佛法,不断调心有次第;精进学修不懈怠,直至菩提为目标。
回复
举报
宗玲
|
2024-3-8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l、智者中观师将“有无”分成皿种差别,哪四句?举例说明。
答:智者中观师将“有无”分成四种差别,虽是自性无,但不是毕竟无;虽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
如房子虽然无自性,并不代表没有房子。房子是有的但不是有自性的。
2:实有师等错误根本是在未将“有无”分成四句过失是何?
答:实有师他们无法认识到自性旡的同时如何安立名言有。他们认为凡是有就一定是自性有;凡是无一定是毕竟无。而自性有和毕竟无是堕常边和断边的,是有过失的。
3、中观以空性除有边,以缘起故除无边,如何操作。
答:中观应成派以无实有是缘起故之量,能双除常断二边,无实有除有边,是缘起故除无边。
4、眼光要放远一点,心量要放大一点,情绪要放松一点,这三句话如何在生活中应用。
答:所谓眼光要放远一点,告诉我们将目标定在成佛上。心量要放大一点,告诉我们为了获得佛位,必须依次修三士与密法生圆道。那么情绪要放松一点,告诉我们有时生起勇猛精进,有时又躺下来无所事事把佛法抛于脑后,修善加行精进的程度应松紧合适,如细水长流,应仅自身所能善取暇身之心要,然后紧跟师父一步一脚印定能成就。
5、请叙述一下这次学习的感受。
答:通过对三主要道的学习,更明白了它的核心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也是《菩萨道次第》的精华所在,让我更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对缘起性空的道理更明白了这是咱回事,中观师告诉我们虽是自性无,但不是毕竟无;虽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破除了自性有和毕竟无是堕常断边的,是有过失的。就象心经里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指缘起离不开性容,空性不离缘起,它们是一体的,是诸法的事实真相,这是我的一点感受。
回复
举报
帅雅馨
|
2024-3-9 0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智者中觀師將“有無”分成四種差別,那四句?举例说明。
一、智者中观师将有无分成四种差别:虽是自性无,但不是毕竟无;例如车是无自性的,而不是没有,名言安立的车是有的。
虽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例如车是名言安立有的,不是从自性有的
2、實有師等的錯誤根本是在未將“有無”分成四句過失是何?
不了解无自性有能安立缘起的道理。有,执为实有,堕常边;无,毕竟无,堕断边
3、中观以空性除有邊,以緣起故除無邊,如何操作。
一切诸法皆是缘起安立,是故远离断常等边,自性无我,当体即空。
例如车是名言上有的,但自性是无的,是以无实有除有边;车是因缘和合才有的,名言上是有的,不能认为它没有,是以缘起故除无边。
4、眼光要放遠一點,心量要放大一點,情緒要放鬆一點。这三句话如何在生活中应用。
眼光要放远一点意为,我们应将目标定在成佛上面。
心量要放大一点意为,我们应自思:为了决定获得佛位,我必须依次修三士与密法生圆道。
情绪要放松一点意为不能有时生起勇猛精进,有时又躺下来无所事事把佛法抛于脑后,修善加行精进的程度应松紧合适,如细水长流。
5、请你叙述一下这次学习的感受。
三主要道是圣教之心要,非常殊胜,普利三士。
非常感恩师父的悲悯,一开年就带领我们学习三主要道,感觉就像把《菩提道次第广论》又学了一遍。对一些快忘记的知识又记起来了,还增加了新的知识量。 师父说,学习三主要道是为了累积更多的知识,因为我们需要大量的知识来解决烦恼,年后我们的心态和思想也还没调整好。怕我们后面的学习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就为我们讲了 三主要道来纠正动机。我非常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有情,起心动念都是希望有情现世后世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益,得到究竟的安乐,感恩师父,随喜赞叹!
今天我分享现世八法,平时忽略了八法,没有去观察八法给自己带来什么?直到师父讲三主要道后,才认识到现世八法带来的过患这么大。
称、讥、苦、乐、利、衰、毁、誉,是现世八法
——希望受到赞美
——不希望受到批评
——希望得到
——不希望失去
——希望快乐
——不希望痛苦
——希望得好名
——不希望受到忽视
这些是我平时想要的和不想要的,认为这样想是正常的,而没有意识到得到赞美的同时我慢、贪欲生起来了,失去的时候痛苦就来了等等,师父以前讲法时也讲过现世八法,听听就过了,没有去思维现世八法在我们修行的路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师父说:如果你想修法,最重要的是舍弃现世,把舍弃现世作为修行中心。
舍弃现世八法这么重要,我们应该熟记在心,如此就可以时刻检查自己是否落入其中的一个甚至是全部陷阱,尤其是第一个:希望受到赞美。我喜欢被赞美,这是我的弱点。肤浅、无用、可笑的赞美之词,让人变得非常软弱。批评、讥笑亦然。几句荒谬、毫无意义的批评、嘲讽能带来永久的伤害。
我总是掉进这八种陷阱,同时还增长了我慢、嫉妒、嗔恚及贪欲等烦恼,这些烦恼又成为我轮回的因。
师父说:不舍弃现世八法,遑论修大法成佛,就连三恶趣的门也难以关闭。
我为了不想失去朋友,希望得到赞美,不愿被人批评,希望受重视,我不想被冷落。为了得到我想要的而造各种业,把自己抛入恶趣。想到这些自己倒吸一口凉气。
还好师父讲了暇满、死无常、业果、轮回苦和十秘财来对治现世八法。真好,感恩师父!
师父问:世間八法的好处是什么?
可通过思维世间八法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过患,想到这些过患就会对它们生起厌恶心而舍弃世间八法,世间八法舍弃了,三恶趣门就关上了,就消除了对现世的贪着,修的法就是真正的佛法,因为师父说:法与非法的界限是否是真正的佛法,由舍不舍现世八法而定。
回复
举报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八识规矩颂
百法
因明学入门
略论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