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 回复: 5

中士道-发起寻求解脱之方便

[复制链接]
查看113 | 回复5 | 2025-7-2 0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如何理解
《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2、希求解脱方便有哪两种法门?
清祥 | 2025-7-5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理解(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诸自家,难出此三有。
如果我们还没有对生死轮回没有生起厌离心,就不可能对寂静解脱生起恭敬心,如同贪诸自家,难出此三有。
2.希求解脱方便有那两种法门。1,思维苦谛生死过患。
2.思维集谛流转次第。

清祥 | 2025-7-5 0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何为四谛?
1.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2.佛说四谛之次第如何?如此次第何因所由?
佛知众生不明苦之因,因此,佛先说苦谛,此是苦,非有安乐。说多苦相令生厌离,是故于初先说苦谛。此后自见堕于苦海,则于苦海欲求解脱,便见其苦必须灭除。未止其因,苦终不能灭,由此观察始能了知,是业与烦恼为集谛,是故集谛于苦后说。次知生死众苦,皆由有漏业生,其业又由烦恼发起,烦恼根本是我執,便知集谛,若见我執亦能止灭,故于集后说灭谛。
3.生死总苦分那三类?
八苦,六苦、三苦。
清祥 | 2025-7-5 0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何为八苦?
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別离、6.怨憎会、7.求不得,8.五取蕴。此八种苦,是佛於多经中,明苦谛时数数宣说。
2.何为思维生苦?
因为生是个苦苦器。要想断生死,必须思维生的种种过患,必须断生是目的。
3.如何思维老苦?
从我们入抬的那一刻,我们走老,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而已,现在我们老了,作任何事都无精打采的样子,想学佛法更难,所以我们更要加倍努力才行。
4.何为思维病苦?
人最怕的是什么,就是病,病它会轻视你,它会把你一辈子的积蓄掏空,最后两手空空去耶。
5.如何思维死苦?
当我们走向命终时,一切亲友围绕,想起你的种种功德一一不舍,可是谁又能随你而去呢,无一人!你的財富分文也带不走,生是独生,死还是独死,通过思维死苦,告诫自己,无需贪恋这一切。
6.如何理解怨憎会,爱別离,求不得的关系。
三者都有关联,都是一种身与心上的苦。
庆莲 | 2025-7-6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理解《四百论》云:“涯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答:对于三有流转生死没有厌恶的话,怎么会对涅槃起恭敬心去追求呢?决定要看到三有极为厌恶,才会去追求寂静涅槃。如果把三有看成是自己的家一样,那就不会生起出离心。
2.希求解脱方便有两种法门?
答:希求解脱方便有:
①由于苦集门中思维(对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好好思惟)。
②由于十二缘起思维(从十二因缘的方面来思维)。
辉慧然 | 2025-7-22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理解《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如果对于三有流转不生厌患,怎么能对出离涅槃起敬心去追求呢?就好像贪恋自己的家,如此贪着很难从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出离。
2、希求解脱方便有哪两种法门?
第一思维苦集门,知道取蕴苦所有过患,苦是果,集是因,集就是我执,就是能感生死不断流转的爱。对解脱起欲得心。
第二由十二缘起思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