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 回复: 6

434、由修何事能断贪瞋?

[复制链接]
查看29 | 回复6 | 2025-9-2 16: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略述一下
宗清 | 2025-9-2 21: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宗清 于 2025-9-2 21:41 编辑

434.由修何事能断贪瞋? (404讲)
答:对于有情来说,他们都喜欢乐不喜欢苦,为什么要对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于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这不应道理。另一方面,就自己来说,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没有一个有情未曾是我亲属,为什么要对一类谁贪,对另一类嗔呢。
对于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
将有情做怨亲不定想,思维一切亲怨速疾变改的道理,由此俱遣贪、嗔二心,能断贪嗔。
修正 | 2025-9-3 11: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
如《修次中篇》所说   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
由此可知,修平等舍,用中士道的六苦里面的怨亲不定想,遣除贪嗔之心,及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宗莺A | 2025-9-3 13: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434、由修何事能断贪瞋?(404讲)
答:思维有情平等:认识到一切有情都同样追求安乐、厌恶痛苦,不应因亲疏而分别对待。观有情曾为亲属,从无始轮回中,一切有情都曾无数次做过自己的父母、亲友,以此消除贪嗔的分别心。
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
如《修次中篇》所说;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
由此可知,修平等舍,用中士道的六苦里面的怨亲不定想,遣除贪嗔之心,及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善生 | 2025-9-3 18: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又一切有情都和我们一样,都有着相同的离苦得乐的想法,且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经过了很多的生生世世,今生的亲戚有可能是前世的怨敌,今生的怨敌也有可能是前世的亲戚,故谁是真已的怨敌和亲戚呢?所以我们不应该贪著于谁或嗔恨于谁,由好思维能断除由亲怨而产生的贪嗔。
梵心 | 2025-9-4 17: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有情方面,应当思惟:因为一切有情都同等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所以将有情分成两类,对一类执为亲近而作饶益,对另一类计为疏远而伤害或不作饶益,这非常不合理。所以,想到普天下的众生都平等希求离苦得乐,自己应当平等给予众生安乐,拔除他们的痛苦。

对自己方面,应当思惟:无始以来在生死当中,没有一位有情不曾百次做过我的亲属,既然都是亲人,对谁应贪对谁应嗔呢?这是《修次中篇》中所说的。对亲属生起贪爱时,就像《月上童女请问经》所说:我往昔曾杀害你,我往昔也曾被你杀害,所有人彼此互为怨敌,彼此杀害,你们怎么还会生贪心呢?

对前文中士道所说亲怨无定过患,一切亲怨迅速改变的道理,应当善加思惟,由此能够同时遣除贪嗔二心。所以,怨和亲并没有真实的自性。亲友某时会转成怨敌,怨敌某时也会转为亲友,一切都不固定,故应普遍对一切有情发起平等心。
觉慧 | 2025-9-12 16: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434、由修何事能断贪瞋?
答: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
如《修次中篇》所说   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
由此可知,修平等舍,用中士道的六苦里面的怨亲不定想,遣除贪嗔之心,及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