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5| 回复: 24

十三、课

[复制链接]
查看475 | 回复24 | 2025-7-29 0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如是 | 2025-7-29 0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四组  慧名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指不颠倒不欺诳的认知,新生无欺诳的正确心。量有现量、比量、圣言量,其中包括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自证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依下部派许色法心法刹那生灭之理,当眼见到色时,于境能见的眼识与所见的境已谢灭,只有意识才能分别。所以,唯识认为万法唯识,所谓现量境是识的作用。
妙悟 | 2025-7-29 0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新生、无欺诳。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被称为“量”。
量分现量和比量。
现量有四种: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因为我们的根识只有自性分别,当我们说看到一朵花或者一座山的时候, 已经是意识了,是意识在分别,此时的眼识已经谢灭,所见的花或者山也已经灭掉了,因为根识都是刹那生灭。
慧根 | 2025-7-29 0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新生无欺诳之识。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
量分有二:一现量:自相为显现境,离分别心,且新生无欺诳之识。其中分四: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自证现量。其中有部不承许瑜伽现量和自证现量。
二比量:共相为显现境,依自之所依正因而生,于自所量隐蔽分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由见正因,忆念相属,推度所成,故名比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现觉如梦等,如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梦境不是实有的,但梦境里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碰到。
正量部承许六识不能同时生起。唯识解释:比如当眼睛看到一座山,是眼识的作用,是第一刹那,等分别这是山,说这是山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刹那了,前五识已经谢灭了,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分别这是山,你们说根现量是不对的。
有部和大众部承许心王、心所、色等外境刹那生灭。唯识解释:比如当眼睛看到一朵花,就在你认识这是花,说出花的名言的时候,所缘的心王心所早已灭掉了,所缘的花等外境也已经谢灭了,哪里还有什么根现量呢?
唯识解释下部派的根现量是错乱的,是没有的,五根识永远看不到外境的现量。
无忧 | 2025-7-29 0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新生无欺诳之明
三种:现量,比量,非量
现量:离分别,无错乱,新生,不欺诳之明。其中分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唯识),瑜伽现量(唯识)。
比量:自依所立之真因,依此生起,自之所量对极隐蔽事,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其中有三种,事势比量,极成比量,信许比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因为起“现觉”的时候,现量已经过去了。
下部派认为五根面对外面实有外境的第一瞬间,会产生根现量,也称现觉。
唯识不否认有现量,但否认根现量,两个原因:
[ol]
  • 梦里也有现觉,人们也会感觉自己真听到了,或真看到了,好像那个境很实在,结果醒来发现不是实有外境。
  • 下部派认为,心识是刹那生灭的(正量部),或心识和外境都是刹那生灭的(有部)。由此可知,当起现觉的时候,也就是意识到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现量了。因为现量不带名言,没有分别心。当发觉自己看到什么外境的时候,已经有名言和概念在里面了,不是第一刹那的心识了。由见到识的相分而起的现量,距离自己意识到看见什么东西之间,是不同步的,有前后时差。所以,虽然有现量,但不是根现量。[/ol]
  • 阿兰若 | 2025-7-29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课思考题
    一、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是正确认知的心识。《述记》里面解释是“量度”
    比如说:拿一个尺子去量一块布
    量有三种
    1、现量:由现前直接显现而通达,不依靠正理推测所得的无分别认知。
    它的特别是新证、无分别、无欺诳(中观应成不许新证)
    2、比量:这个结论不是直接认知到的,而是经由正理间接推知,叫做比量。
    3、圣言量:也叫圣教量,指佛菩萨等圣人的言教。因佛是如语者,实语者,其言堪称为量。只能佛圣者才能观察到真相,故称圣言量。
    二、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下部派认为 我见到,我听到,那就是现量境,但前五根只有自性分别,这个东西照一下就完事。等你说出:我现在看到红色、听到声音,已经转到意识分别了,之前所见之境、能见之心皆已谢灭,何来现量?
    故唯识认为没有根现量。
    Lisa | 2025-7-29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5组——般若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 指通过感官或逻辑对事物进行认知、判断的方式,其核心在于如何正确衡量和理解所观察的对象。
    量的性相:是指不颠倒不欺诳的认知,新生无欺诳的正确心。
    量分三种:
    现量、比量、圣言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在意识的每一个瞬间(刹那),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等现象都已经消失(谢灭),能见的识已经过去,等意识生起,眼识早已过去,故根无有现量。
    Lisa | 2025-7-30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
    新生、无分别、无欺诳
    现量、比量、圣言量
    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
    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眼根看到色第一刹那,第二刹那需要意识进行分别,这样一来就不是现量了。
    宗玲 | 2025-7-30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者量度,如拿尺去量布有多长等,量后知其是多少叫量果。
      量分现量,比量和圣言量。
      现量又分:自证现量,根现量,意现量和偷伽现量四种。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我在看电视,还听到外面在打台风下暴雨,这都是现量境,而在唯识看来你既然知道自已在看电视,也知道台风天在下暴雨就已转为意识了,原先所见之境都已谢灭,所以唯识认为无根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梵文:Pramāṇa)原义为 “测量”“尺度”,在佛教中引申为 “能知之心对所知之境的正确认知”,是新生、无欺诳。
    量有:“现量”、“比量” 、“非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现量的产生依赖 “根取境”,如果没有真实的外境,意识想起昨天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决定是前五识过去曾经现量地听过、看过。既然现在能记起,那么过去决定有曾经现量受到的境,这个现量受的境决定是外境实有的。
    唯识宗认为眼等识可以「似外境现」,眼识生的时候,它有相分,就像外境一样地显现。当意识起分别的时候,才说「这是外境」。那时眼识已经谢灭,不是现在,根本不是现量了。所以说,并没有真实的外境。如前面讲「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等等,根是种子,所缘的境是相分,那个境是识的相分,並没有离開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