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识有何规矩?
八识规矩,表示八识行相,各具境、量、性、界的不同,有其规矩井然而不可杂乱者。八识生起的规律,由规律引申出法义。这八个识,在众生位上,它们的行相、业用、境、量、性、界,固然有其规矩法则,即是在修行证果位上,也有其规矩法则,所以称八识规矩。
2、鼻识有何规矩?缘何境?何量?通何性?与哪些心所相应?
鼻识行相,各具境、量、性、界的不同,有其规矩井然而不可杂乱者;
鼻识通性境,是现量,通三性,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通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跟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初禅)。
3、五根识通九地吗?
不通,五根识只通欲界五趣杂居地;
眼识耳识身识通欲界五趣杂居地跟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初禅)。
4、如何解释遍行、别境、善?
遍行者,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谓三性、八识、九地、一切时、俱能遍故;
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者,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所缘之境则有四:乃所乐之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各缘不同,故云别境;
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
善十一心所:信、无贪、无嗔、无痴、惭、愧、精进、不放逸、轻安、行舍、不害;
前五识受第六识的影响与遍行、别境、善等三十四个心所相应。
5、何为中二?为何是中?
中二是两个中随烦恼无惭、无愧;
烦恼分为根本烦恼跟随烦恼,随烦恼又分为大随烦恼,中随烦恼跟小随烦恼,中就是中随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