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法在世间是怎么安立的?在出世间是怎么安立的?
答:世间的人所执的我、法,它们并没有实体,都是遍计所执里起的虚妄的执着,随我们的情见产生的,它属于世间的一种假。 出世间的我、法是有体的,依其他的因缘,就产生这个法,唯识观里边认为依他起是有体的,但我是假安立的我,这个五蕴的结合体安一个名字叫我,因为对有情说法,必定要安立假的人、假的法。
2、如何以百法解释”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答:万法皆空,是指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结果,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从体性来说,它们是自性空的。因果不空,是从事相上来说的。从表面上来看,一切事物的“生、住、异、灭”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和条件,都并非无缘无故,而是因缘生、因缘灭。这些原因和条件,即“因”,很多的原因和条件组合到一起,就显示出某种“果”,因与果从而互相关联。
3、请试着以百法解读《心经》。
答:“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观音菩萨在行六度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离开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些缘生的有为法外,没有一个实有的我,人无我。证到了无我,就能断掉一切烦恼,脱离一切痛苦。“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观音菩萨对舍利子说,色蕴是因缘和合而生,不是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也是一样的“受不异空,空不异受”。“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舍利子,一切缘生的法,它的性是无常的,它的性不是我,法无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为法是没有生灭,没有垢净,没有增减,没有造作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明白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法都不是我,就不起烦恼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我们说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在流转,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在流转。“无苦集灭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无智亦无得,亦无所得故”智慧和所得的成就,“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依无我的智慧,内心没有了烦恼,就不会造业产生苦果,没有苦也就不会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离开一切虚妄的、颠倒的我执和法执,得究竟的佛果。“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三藐三菩提。”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依无我的空性智慧,得佛的果位。“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无我空性的道理,是诸佛菩萨的咒语,是明白无我空性的咒语,是至高无上的咒语。“能除一切苦”证得无我空性的智慧,就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它是真实的,没有虚妄、颠倒的。
4、学完百法,您的心得体会是什么?请写下您的感想,期待明晚的分享!
答:
《大乘百法明门论》,是世亲菩萨所造。全文五百余字,由窥基大师作《论解》,释义周详,文近一万字。此百法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六百六十法中。
造这个《百法明门论》是为了利益众生,主要是让大家知道佛说的“一切法无我”,能够破除无明我执,使我们从我执产生的烦恼与业所造成的苦中解脱。
首先说“何为一切法?佛说的法一般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包含宇宙的一切法。五蕴讲得最略,局限于有为法,十二处中等,十八界最广,它两遍有为法、无为法。《百法明门论》就是把所有的法归为一百个,按照次第分了五类,心法八,心所法五十一,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
然后说“云何为无我?”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离开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有为法之外,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二、法无我,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法,它的性是无常,非实我。
通达“一切法无我”的道理,就能明白我们现在的身心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离开百法或百法上都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我,我是假名安立的,只是我自己认为有一个我,我在快乐,我在痛苦,我在轮回等等的,其实都是烦恼与业主宰造成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父不仅结合佛法和心理学,讲解如何对治烦恼,还从一个反向的角度去讲解,烦恼有的时候是不需要断的,它也可以转为修法,我们佛教有一句话就叫转烦恼为菩提。
透过学习《百法》,对自己和事物有了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也了解百法是可以直接做为深入内心的修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