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遍行五法为何具四义?
答:因为遍行五法,“一遍三性”,不管起的心是善、不善,还是无记都有它,它都要起。“二遍九地”,九地包括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三是相续”,遍行心所是可以继续起的,“四是具起“,心一起,这五个心所都起,是同时的。
2、别境五法为何具二义?
答: 因为别境五法,“遍三性”和“遍九地”。“不是相续”,别境心所就不是继续的起,他们各有个的境。“不是具起”,这五个心所也不是同时起,五个心所各缘的境不同。
3、善十一为何仅具一义?
答:因为善十一,“遍九地”,善心所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不通三性”,善就是善,善就不是无记,也不是不善。“不是相续”,善心所不是继续起的,十一个善心所各是各的,这个善心所跟那个善心所没有连带关系。“不是具起”,善心所不一定跟其他的善心同时起。
4、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均不具四义,该如何简别二者?
答:烦恼心所“有一无四”,初之一门是说有这一项,根本烦恼他就是根本烦恼的性,他不是随烦恼。随烦恼二十“有一无四”,这一门是讲随烦恼的性,所以要立这一门,是为了使他有别于根本烦恼。
5、四不定为何仅具一义?
答:因为四不定,“通三性”,有善、有恶、也可以无记。“非遍九地”比如色界的人就没睡眠,修色界定的时候,起初还有寻伺,后来就没有寻伺了。“非相续”,这四个心所不是互相继续起的。“非俱起”,这四个心所也不一定是同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