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大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全部内容都包含在四个科判当中,此四个科判分别是哪些?科判依什么依据而安立?科判之前有何联系?
甲一、为显其法源清净故,开示造论者之殊胜;
甲二、为令他于教授起恭敬故,开示法之殊胜;
甲三、如何闻、说具有二种殊胜之法;
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
宗大师在撰写《菩提道次第》时, 是依据比噶玛拉希拉寺中智者们的主张而安立;
上师应该如何以主要的教授来引导弟子 这个部分是道次第的核心, 而之前的三个科判则是属于前行。
2.论中说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总摄一切佛经要义”,请问是依何种收摄方式来收摄佛经要义?
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两种;
此中总摄一切佛经要义,是龙树及无著二大车之道轨,乃胜士夫趣向一切种智地之法范,无缺遍摄三种士夫一切修持次第,由菩提道次第引导具善缘者趣入佛地之理,即所说法。
3.解释论中“特基论乃《菩提道炬论》。是故《道炬论》之造者,亦即此教授之造者。”这段话的内涵。
依据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论》,《道炬论》是依据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造的,而《现观庄严论》的依据则是导师释迦摩尼佛所宣说的《般若经》;
《般若经》的内涵可以分为“显义空性次第”和“隐义现观次第”两种 : 显义的部分, 主要透由龙树论师所造的 《中观理聚六论》将它的内涵阐释出来 ; 隐义的部分,则是透由弥勒菩萨所造 的《现观庄严论》将其内涵清楚地呈现,讲的是道次第。
宗大师虽然是《广论》 和《略论》的造者, 但所有道次第的论著最主要的依据都是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论》,《广论》 和《略论》是解释《菩提道炬论》的,属于释论,一是说明法流传承很清净,二是为令他于教授起恭敬,三是说明宗大师很谦虚,所以又说造论者是阿底峡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