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断器三过是哪三过?如何对治?
断器三过:
1、若器倒覆(覆器):天人纵降甘霖于彼, 然不入内;
2、或纵向上然不洁净(垢器):或虽入内, 然为不净所染, 不能成办饮用等事 ;
3、或虽洁净然底穿漏(漏器):或虽不为不净所染,然不住内而向外漏;
对治这三种过失, 经典中说 :“善谛听闻, 意思念之。”
当中“善谛听闻” 可分为“善听闻”及“谛听闻”两部分 :“善听闻”是要对治“器皿有垢”, 意指要以清净的动机闻法 ;
“谛听闻”是要对治“器皿倒覆”, 意指要专心闻法;
“意思念之”是要对治“器底有洞”, 意指要牢记所听闻的法义。
2.三种器过,哪一种是最有过患的,最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二种垢器:纵向上然不洁净即虽入内, 然为不净所染, 不能成办饮用等事 ;
因为垢器是怀着不清净的动机去听法,对佛法会产生曲解或者谤法。
3.依六种想是哪六种?六想之间都有什么联系?
1、于自身作如病者想;
2、于说法者作如医想;
3、于其教诫起药品想;
4、于殷重修起疗病想;
5、于如来作善士想;
6、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六想之间的关联是如果能对自己生起病者想的话, 其他五想自然就能生起;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是病人的时候(病者想)才会想着找医生(如医想)拿药(教诫),拿了药好好吃药来治疗(殷重修),把病治好就会去忆念如来的恩德(善士想),然后希望这个药永远都在能去利益所有的人(久住想)。
4.六种想之中哪一种想最为重要?应该怎么修为教诫?
于自身作如病者想最为重要;如果能对自己生起病者想的话, 其他五想自然就能生起 ; 但如果只是嘴上说说, 闻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除烦恼而想实修的话, 那么闻法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应该于殷重修起疗病想;犹如病者,见若不服医所配药病则不愈而作饮服;如是于说法者所示教授,若不修持,则见不能摧伏贪等而殷重修,不应无修、唯爱集聚异类文词。
是故,说于殷重修起疗病想中“殷重修”者,谓应如实行持善识所示诸取舍处;又行持前须先了知,知则须闻,闻己了知最终目的亦是行持,故于所闻法义随力行持,极为切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