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佛以后的目的是利益有情,佛如何成办有情的义利?所应成办有情义利有哪些?
佛成办有情的义利做法是:佛陀从一开始发菩提心,之后集聚广大的福智资粮,最终现证圆满的正等觉,所做的一切完全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所以在成佛后宣说八万四千种法门,也是为了成办有情的义利。
所应成办有情义利有:1.现前增上 生的人天果位;2.究竟决定胜的解脱及一切遍智。
2、下士的定义是什么?下士夫成办增上生的方式是什么?
下士的定义:下士夫可分为普通的下士夫与殊胜的下士夫两种 :“普通的下士夫”是以今生的苦乐问题为主的绝大部分有情 ;“殊胜的下士夫”则不以追求现世安乐为主, 而将目标放在来生, 希望来生能获得更好的增上生, 进而努力成办增上生的因。
下士夫成办增上生的方式是:佛陀为了让众生获得增上生所说的一切法门, 都可以总摄在正下士或共下士的法类当中。所谓的“正下士”, 是以来生的增上生为目标 ;“共下士”则是将目标放在成佛, 以修学下士夫的法作为将来进入上士道的前行。《道炬论》说 : 不贪着现世, 为了追求来生增上生的安乐而行十善等方便者, 称为下士夫。
3、中士的定义是什么?中士夫成办决定胜中解脱的方式是什么?
中士的定义是:厌恶轮回中的安乐、不造能引轮回之业、希求个人的涅槳者, 称为中士夫。
中士夫成办决定胜中解脱的方式是:决定胜分为两种: 仅跳脱轮回的解脱及一切遍智。中士夫对三有轮回生起强烈的厌离,为求自利,以解脱为目标而勤修三学。佛陀为了让众生成办声闻、独觉二乘所说的一切法门, 都可以总摄在正中士或共中士的法类当中。所谓的“正中士”, 是以个人的解脱为目标 ;“共中士”则将目标放在成佛, 以修学中士夫的法作为将来进入上士道的前行。
4、上士的定义是什么?上士夫成办一切智的方式是什么?
上士的定义是:当我们了解自己在轮回中流转所受的苦, 以此类推, 就能对他人所受的苦心生悲憨, 进而为了彻底解决他人的苦而希求佛果者,称为上士夫或胜士夫。
上士夫成办一切智的方式是:波罗蜜多乘和密乘。上士夫修学正法并非仅为自利, 而是不忍他人受苦, 对一切有情心生大悲, 为了去除一切有情的痛苦, 以成佛为目标, 进而修学六度以及生圆二种次第。因此, 佛所说的显密两种法门, 都可以总摄在上士的法类当中。
5、下士夫中普通下士夫和殊胜下士夫的区别是什么?
下士夫中普通下士夫和殊胜下士夫的区别是:下士夫分为追求现世安乐的普通下士夫, 以及追求后世安乐的殊胜下士夫两种 ; 三士道中所强调的下士夫是后者, 他所修学的法类是以来生能获得增上生的十善为主。“普通的下士夫”是以今生的苦乐问题为主的绝大部分有情 ;“殊胜的下士夫”则不以追求现世安乐为主, 而将目标放在来生, 希望来生能获得更好的增上生, 进而努力成办增上生的因。 |